苹果贮藏期易发虎皮病和青霉病,影响果实品质
在苹果的存储过程中,虎皮病和青霉病是常见的两种病害,它们不仅影响果实的外观,还可能严重降低果实的品质。
病害名称 | 俗称 | 主要影响 |
---|---|---|
苹果虎皮病 | 褐烫病、晕皮 | 果实外观,影响销售 |
苹果青霉病 | 水烂、霉烂 | 果实品质,导致腐烂 |
1. 症状:果皮现晕状不规则褐变,初期为不规则淡黄褐色斑块。
2. 病因:可能是果实中水溶性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的作用。
3. 传播途径:通过机械操作、昆虫伤口侵入。
4. 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避免偏施氮肥。
药剂浸果:采收后6-8周使用特定药剂浸泡果实。
贮藏场所灭菌:使用乙醛等消毒剂处理贮藏场所。
适时采收:易感病品种应在成熟后采收。
药剂浸果:采收后使用特定药剂浸果。
贮藏场所灭菌:使用消毒剂处理贮藏场所。
四、综合防治策略
避免机械损伤:在采收、分级、包装和搬运过程中要防止果实受伤。
贮藏库的处理:使用抗氧剂处理贮藏库。
采果前防治:使用特定药剂处理果实。
贮前预冷:采收后尽快预冷至贮运低温。
苹果贮藏期的病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栽培管理、药剂防治、贮藏条件等多个方面入手,才能确保苹果的品质和安全。
苹果保鲜挑战:如何突破防病技术难关在苹果的保鲜旅程中,防病技术革新无疑是一道至关重要的关卡。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如何在苹果贮藏过程中有效应对虎皮病和青霉病的挑战。
案例分析:苹果虎皮病的防治之道
采收前预防在果实成熟度适宜时采收,避免过早采摘,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药剂处理在采收前,使用石灰倍量波尔多液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洒,能有效防治炭疽病、黑星病和白粉病等。
药剂浸果在采收后的6-8周内,使用乙氧基喹药液、二苯胺溶液或卵磷脂溶液浸泡苹果,可显著降低虎皮病的发生。
贮藏场所灭菌在贮藏前对场所进行灭菌处理,如使用乙醛进行熏蒸。
适当预冷采收后尽快预冷,使其达到贮运低温,有助于控制病害的发生。
气调贮藏通过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可以减轻青霉病的发生。
以福建苹果产业为例,当地果农在防病技术革新方面做出了显著努力。他们通过以下措施,有效降低了苹果病害的发生率:
推广新型防病技术引入先进的防病技术,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
加强栽培管理注重土壤管理,合理施肥,提高苹果树的整体抗病能力。
实施标准化操作从采收、包装到贮藏,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确保苹果品质。
因为科技的不断发展,防病技术革新的方向将更加多元化。
智能化监测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苹果贮藏环境,及时发现问题。
生物防治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天敌昆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抗病性强的苹果新品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