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茬田西瓜枯萎病:土壤传播真菌引起的西瓜病害
重茬田西瓜枯萎病,俗称死秧病,是西瓜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发病初期,病株茎蔓上的叶片自基部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更明显。初1、2日,早晚尚能恢复正常,数日后,植株萎蔫不再。
西瓜枯萎病是由土壤传播真菌引起的西瓜病害,导致植株萎蔫死亡。病菌在土壤中和未腐熟的带菌肥料中越冬,在离开寄主的情况下,能存活5-6年,部分病菌可存活10年以上。
症状 | 描述 |
---|---|
幼苗发病 | 呈立枯状 |
定植后 | 下部叶片枯萎,接着整株叶片萎蔫 |
1. 选用抗病品种。近年来,科研部门加强了西瓜抗病耐病品种的选育,可选用抗病苏蜜、抗病苏红宝、京抗2号,京欣2号,郑抗2号、郑抗3号等抗病耐病品种。
2. 种子消毒。播种前可采用温汤浸种法、药液浸种法、药剂拌种法等方法进行种子消毒。
3. 嫁接防病。西瓜枯萎病有明显的寄主专化性,采用嫁接法防病效果显著。常用的砧木有瓠瓜、超丰F1、野生西瓜“勇士”南砧一号、葫芦等。
4. 土壤处理。育苗应选用韭菜地、非瓜田土,加肥料配成营养土,并用营养钵护根育苗。大田土壤要深翻晒垄,重茬田采用移沟法对阴阳土进行交换。
5. 加强肥水管理。基肥要充分腐熟;不施用有病残体的垃圾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不要偏施氮素化肥,实施配方施肥。
6. 药剂防治。定植后结合浇定根水进行药剂灌根,发病初期药剂灌根,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400倍液等。
1. 发生过西瓜枯萎病的田块,间隔3年以上再种植西瓜。
2. 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土壤中病菌的积累。
五、成功案例分享某地区一农户连续种植西瓜多年,导致土壤中病菌积累严重,西瓜枯萎病频发。该农户通过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嫁接防病、土壤处理、加强肥水管理、药剂防治等措施,有效控制了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六、和建议土壤中的病菌数量众多,尤其是重茬田块,病株率可高达70%。此外,病残体、病粪和种子也可能携带病菌,进一步传播病害。
防治策略:多管齐下,科学防治此外,嫁接防病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嫁接,可以将抗病性强的砧木与西瓜接合,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土壤处理也是防治西瓜枯萎病的重要措施。深翻晒垄、交换阴阳土、施用石灰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的病菌数量。
加强肥水管理,避免偏施氮肥、大水漫灌,也是降低发病风险的关键。
最后,药剂防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灌根或涂茎,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
本地案例:实践出真知在河南省某地,一位瓜农的西瓜种植基地曾遭受严重枯萎病困扰。通过采用上述综合防治措施,他的西瓜产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比往年有所提高。这充分说明了科学防治的重要性。
未来展望:科技助力,共抗病害因为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西瓜枯萎病的防治将更加科学、高效。我们期待着更多抗病品种的培育,以及新型防治技术的研发,为瓜农们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同时,我们也呼吁广大瓜农,要重视西瓜枯萎病的防治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共同守护我们的“甜蜜事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