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健脾化湿
白扁豆,这一传统药食同源的佳品,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在现代养生领域崭露头角。它不仅能够健脾化湿,和中止泻,更是脾胃虚弱、湿阻中焦者的良药。
功效 | 描述 |
---|---|
健脾化湿 | 白扁豆性温和,归脾、胃经,能够有效健脾化湿,对于脾胃虚弱、湿阻中焦者具有显著疗效。 |
和中止泻 | 白扁豆对于腹泻、大便溏稀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适用于消化不良者。 |
消暑 | 白扁豆具有消暑的功效,适用于夏季暑湿较重时食用。 |
抗癌 | 白扁豆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能够抑制肿瘤生长。 |
白扁豆的食用方法多样,既可以炒着当零嘴吃,也可以打成粉调糊糊吃,最常见的食用方式是煮粥、煲汤或煮水。
材料:白扁豆30克,粳米60克。
做法:洗净后一同下锅熬煮,煮至豆烂粥熟即可,每日可食用两次。
效用:具有补益脾胃、和中止泻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慢性腹泻、初夏胃口不开人群食用。
白扁豆营养价值较高,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比大部分根茎菜和瓜菜都高,味亦鲜嫩可口。白扁豆既是滋补佳品,夏暑作清凉饮料,又是一味良药。
据中国科学院卫生研究所编的《食物成分表》:每100克白扁豆含蛋白质2.8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57.6克,钙76毫克,磷51毫克,铁0.4毫克,胡萝卜素0.18毫克,硫胺素0.13毫克,核黄素0.12毫克,尼克酸1.6毫克。
选购白扁豆时,以颜色翠绿、质地鲜嫩、荚肉肥厚者为佳。嫩扁豆不宜存放过久,购买后应及时食用。
白扁豆的保存方法:将白扁豆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可以延长其保存时间。
白扁豆,性味甘平,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它不仅是中医理论中的常用药材,更是日常饮食中的健康选择。在《中华本草》中,白扁豆被誉为“脾之谷”,可见其在健脾方面的独特地位。
白扁豆糕:将白扁豆磨成粉,加入适量的糖和水,揉成面团,蒸煮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白扁豆炒肉:将白扁豆与猪肉一起炒制,加入适量的调味料,味道鲜美。
白扁豆汤:将白扁豆与排骨、玉米等食材一起熬煮,汤味鲜美,营养丰富。
白扁豆不仅具有健脾化湿的功效,还具有以下养生功效:
补益脾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和中止泻:适用于腹泻、大便溏稀等症状。
消暑解毒:适用于夏季暑湿、口渴烦燥等症状。
增强免疫力:白扁豆中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素,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