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红薯垄作可提高土壤通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

在农业领域,红薯垄作技术正逐渐成为提高土壤通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的关键手段,进而显著提升产量。以下将深入探讨这一技术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在实际种植中应用。

红薯垄作可提高土壤通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
红薯垄作的优势

红薯垄作比平作增产20%左右,这一数据足以证明其优势。深耕能破除犁底层,加厚活土层,使土壤疏松,增强通透性,有利于蓄水保墒,便于红薯根系下扎,抗旱耐涝。

施肥技巧

红薯是喜钾作物,在块茎膨大期,应以钾肥为主的肥液灌根际土壤,满足红薯后期对钾素的大量需要。一般在8月下旬用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100~150公斤。对于脱肥地块可灌氮磷钾混合液100公斤,沿裂缝灌入。

田间管理

施肥应掌握以基肥为主,基肥一般需占总肥量的60%~80%,施用基肥必须在多施粗肥的基础上,施足磷肥、钾肥、配施锌肥。亩平施粗肥3000公斤、硫酸钾15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硫酸锌1公斤、碳酸氢铵25~30公斤。氮肥视情况施用,一般瘦地多施,肥地少施。

项目 具体内容
垄距 60~90厘米左右
密度 4000~6000株
最佳产量 垄距70厘米左右,密度5000株
土壤改良

深耕要与改土相结合,如粘重土中掺砂,砂土中加泥,改良土壤结构,为块根发育创造良好条件。高产田块红薯垄作比平作增产20%左右。

地膜覆盖

春季气温较低,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温,缩短生长周期,为夏玉米和秋薯的种植腾出时间。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地膜覆盖可保持土壤水分,满足马铃薯生长要求。

红薯的产量与质量与土壤通气性好坏有着直接关系。想要获得高产可以选择红薯垄作栽培方式。红薯是很好的粮食作物,可以做养猪饲养原料,也可以供人类食用。

在丰收的季节,一块高产田块的红薯垄作展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与传统平作相比,红薯垄作能够实现增产约20%。这不仅是一场土壤通气和保水的新变革,更是农业实践的智慧结晶。

红薯垄作可提高土壤通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
施肥管理:精准营养助力红薯膨大 垄作与密植:红薯增产的关键技巧

垄作与密植是红薯增产的关键。通过设置合理的垄距和密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红薯的产量。在某试验田块中,采用70厘米垄距和5000株密度的垄作方式,红薯产量比传统平作提高了20%,同时,红薯的品质也得到了提升。

田间管理是红薯增产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及时检查和疏通沟渠,保持土壤排水良好,可以有效防止红薯受涝。同时,地膜覆盖栽培有助于降低大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选择合适的农药和混用原则,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保障红薯的产量和品质。

叶面喷肥:红薯后期生长的助推器

红薯生长后期,根部吸收能力减弱,这时进行叶面喷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长势不同,选择合适的喷肥种类和浓度。在某地区,通过叶面喷施氮磷钾混合液,红薯产量提高了15%,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红薯早栽:延长生长期,提升产量

红薯适当早栽可以延长其生长期,有利于红薯发根发苗,提高成活率。在某农户的实践中,通过深刨埯、多浇水和严盖土,红薯早栽的成活率达到了95%,显著提高了产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4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