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向日葵田间管理技术,关注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向日葵,那一片金黄的田野,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是丰收的象征。要想让向日葵在你的田地里绽放出最美的笑容,田间管理技术是关键。以下将从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

向日葵田间管理技术,关注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一、种植技术

1. 整地

向日葵对土壤选择不严格,但适宜在壤土或砂壤土种植,产量高,含油率也高。秋季深翻30-35厘米,翻后耙、压、起垄连续作业,每亩施农家肥10立方米。

播种深度根据土壤类型而定,干旱砂性土壤播深二寸以上,盐碱地及黏土地播深一寸左右。播种后轻压保墒。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品种、土壤耕作和施肥水平来确定。加强田间管理,幼苗出土后长到二至三寸高时要疏苗,四至五寸高定苗。

品种 种植密度
早熟品种 6000-8000
中熟品种 5000-6000
晚熟品种 4000-5000

底肥和追肥相结合,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氮肥为主。

底肥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千克,追肥每亩施尿素30-40千克。

三、病虫害防治

向日葵叶部斑病:喷洒90%晶体500-1000倍液或田间放赤眼蜂卡防治。

黑绒金龟甲:可用50%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40%乐果乳油800倍液喷雾,或用2.5%粉剂敌百虫喷粉处理。

灌浆成熟阶段田鼠会沿茎秆爬上花盘为害籽实,造成减产。防治鼠害可采用机械捕捉、药剂诱杀和毒气熏蒸。

四、水分管理

向日葵是耐旱作物,但需注意“两头需水少、中间需水大”的特点。幼苗阶段不用灌水,现蕾期需及时进行点灌补水,开花受粉阶段一般不再补水。

五、人工辅助授粉

向日葵是异花授粉作物,在盛花期若遇连阴天,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方法:一是选用一块硬纸板,剪成略小于花盘的圆片,在上面放一些新棉花或绒毛,用细绳网扎紧,做成粘花粉的拍子,操作时用粘花粉的一面对着花盘轻轻拍打,即可完成授粉;二是将相邻相近植株的花盘面对面地轻轻摩擦。授粉时间应选在早上8时30分至10时30分进行,授粉次数2-3次为佳。

掌握以上田间管理技术,相信你的向日葵一定能茁壮成长,为你带来丰收的喜悦。

土壤整备,播种前的准备工程 向日葵种植前的土壤整备工作至关重要。土壤需深翻至30-35厘米,这不仅有利于土壤的透气性,还有助于肥料的充分吸收。秋季深翻后,紧接着耙、压、起垄,为来年的种植做好物理准备。与此同时,每亩施用农家肥10立方米,确保土壤肥力充足。这一环节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播种与生长。 播种技巧,种子与土壤的亲密接触 向日葵播种深度根据土壤类型和水分条件而定。在干旱砂性土壤上,播深应达二寸以上;在盐碱地及黏土地,播深一寸左右,不宜过浅以防顶壳出土。播后轻压保墒,种植密度需结合当地气候、土壤肥力等因素确定。 间苗与定苗,优化植株生长空间 向日葵幼苗出土后,长至二至三寸高时应进行疏苗,四至五寸高时定苗。疏苗与定苗宜早不宜迟,以留壮苗,清除病株。此步骤有助于提高植株间的通风透光,促进健康生长。 向日葵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有黑绒金龟甲、菌核病、螟虫等。针对病虫害的防治,应采用综合措施,如使用农药喷洒、敌百虫粉剂处理、赤眼蜂卡防治等。同时,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保障花盘正常发育。 施肥技巧,营养均衡助丰收 向日葵的施肥要注重营养均衡,尤其是现蕾期,这是需肥、需水的高峰期。适时点灌补水,结合补水追施尿素,有助于提高产量。开花受粉阶段,一般不再补水。 田间管理,细节决定成败 向日葵是耐旱作物,但在现蕾期需水量大,要及时补充水分。在干旱条件下,可采取穴点灌的方式,每穴渗水2-3kg。同时,要密切关注苗情,对缺苗穴进行补种,确保全苗。 向日葵的价值 向日葵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我们应继续深入研究向日葵种植技术,提高产量,优化品质,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田间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多个环节。掌握好向日葵种植技术,从播种到收获,每一个细节都需精心呵护。只有如此,才能收获满满的喜悦和丰硕的果实。
向日葵田间管理技术,关注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以上为案例类文章的HTML代码,已根据要求进行内容结构调整和优化,包含向日葵种植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4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