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春季火鸡育雏,关注温度、湿度、营养和疫病防控

火鸡养殖前景广阔 火鸡,被誉为“造肉机器”,具有生长快、产肉多、肉质好、营养丰富、味鲜美、耐粗食、抗病力和合群性强等优点,其肉蛋白质高达30%以上,是生产动物蛋白的佼佼者。因为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火鸡养殖市场前景广阔。 火鸡育雏关键技术要点
阶段 温度控制 湿度控制 饲料与营养 疫病防控
初期1-2周龄 35-32℃ 65%~70% 全价小鸡饲料 鸡新城疫Ⅰ系滴鼻
中期3-4周龄 30-25℃ 55%~60% 切碎的葱蒜等,补充钛元素 鸡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或肌肉注射
后期5-6周龄 脱温饲养 55%~60% 全价饲料,因地制宜 Ⅰ系疫苗注射,定期喂白酒浸过的大米
温度与湿度控制

火鸡育雏阶段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至关重要。初期1-2周龄,温度应控制在35-32℃,湿度为65%~70%。中期3-4周龄,温度降至30-25℃,湿度调整为55%~60%。后期5-6周龄,可脱温饲养,湿度保持在55%~60%。

春季火鸡育雏,关注温度、湿度、营养和疫病防控
饲料与营养

火鸡育雏阶段的饲料应以全价小鸡饲料为主,同时添加切碎的葱蒜等,补充钛元素。后期可根据当地饲料资源,投喂全价饲料,注意营养的全价性。

疫病防控

火鸡育雏阶段,应注意疫病防控。7日龄时,进行鸡新城疫Ⅰ系滴鼻;30日龄时,进行鸡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或肌肉注射;60日龄时,再进行Ⅰ系疫苗注射。此外,定期喂白酒浸过的大米,以预防鸡瘟病。

实践案例

某养殖户采用本文所述技术要点,进行火鸡育雏。在温度、湿度、饲料和疫病防控方面严格把关,育雏成活率达到95%以上。经过2个月的饲养,火鸡体重达到3公斤,经济效益显著。

春季火鸡育雏,关注温度、湿度、营养和疫病防控至关重要。通过合理调控温度、湿度,保证饲料营养,做好疫病防控,才能提高火鸡育雏成活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在春季,火鸡育雏是一项既考验耐心又充满挑战的工作。如何精准调控温湿度,是确保火鸡健康成长的关鍵。以下,我们就来详细探讨这一环节。

雏鸡中期,大约在3至4周龄,箱内温度应控制在30至25摄氏度。这时,雏鸡的食量开始增大,必须保证饲料和水的充足供应。同时,雏鸡仍需在箱内饲养,避免散放寻食。在饲料中添加切碎的葱蒜,有助于火鸡吸收钛元素。注意,蔬菜叶不宜过多,以免引起拉稀,小鸡饲料仍应为主,蔬菜为辅。

春季火鸡育雏,关注温度、湿度、营养和疫病防控

夏秋两季育雏的后期,大约在5至6周龄,白天可以将雏鸡放入育雏室,扩大其活动范围。但晚上仍需放入较大的纸壳箱中,以防夜间气温骤降。箱顶盖上防蚊纱布,预防蚊子叮咬导致的鸡痘病。若遇刮风下雨,气温骤降,应立即将雏鸡移入纸箱内保温。此外,晚间还需防范家鼠、黄鼠狼等动物的侵害。2月龄以内的火鸡应以圈养为主,避免散放,以防恶劣天气影响成活率。因为火鸡成长,可逐渐增加放牧时间,但每天不宜超过4小时。青年鸡后,可全天散放。

鸡舍卫生:进入室内饲养时,地面应铺设2寸厚的沙子、锯木屑或切过的稻草,并定期更换。鸡舍消毒应制度化。

温湿度控制:育雏初期,室温应比一般家鸡略高,第一周内保持32至35摄氏度,之后每周下降3摄氏度,1个月内不低于20摄氏度。湿度方面,1周龄时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5至70%,第二周龄后,室内相对湿度以55至60%为宜。

饲料营养:饲料要因地制宜,本地有什么饲料,从雏鸡后期即可开始投喂。同时,注意营养的全价性,适量添加鱼粉、豆粕、食盐、氨基酸、骨粉等。

疫病防控是火鸡育雏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疫苗接种:7日龄时,用鸡新城疫Ⅰ系滴鼻,每只雏鸡滴2至3滴;30日龄时,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或胸部肌肉注射;60日龄时,再用Ⅰ系疫苗注射1次。

驱虫防病:育雏期结束进入场地圈养或散放后,使用灭滴灵和肠虫清拌料投喂,每月喂3天,每天2次,每次每鸡各2粒。

防止停电:早春或冬季突然停电可能导致雏鸡死亡。为此,平时应安装一只3瓦的小吊灯,日夜不关灯。如遇停电,可将雏鸡放在热水袋、棉花的纸壳箱内保温。

防晒:夏秋气温较高时,不要将雏鸡放在太阳下暴晒。每天上午可晒10分钟左右,冬春两季在保证供水的情况下放在阳光下晒,但也要加强观察,适时调整。

通过以上措施,相信您能成功育出健康的火鸡。祝您养殖顺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4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