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贼骨,又称海螵蛸
乌贼骨,又名海螵蛸,是乌贼的内壳,富含钙质,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珍贵的药材。
乌贼骨呈不规则透明薄片,有的具有细条纹,表面显网状或点状纹理。其粉末为白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多数为不规则透明薄片。
药名 | 海螵蛸 |
---|---|
异名 | 海螵蛸乌鲗骨、乌贼鱼骨、墨鱼盖 |
性味与归经 | 咸、涩,温。归脾、肾经 |
乌贼骨具有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等功效,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收敛止血:治疗吐血、崩漏、便血、衄血、创伤出血等。
固精止带:治疗肾气不固之遗精滑精、赤白带下等。
制酸止痛:治疗胃痛吞酸、嗳气泛酸等。
收湿敛疮:治疗湿疹溃疡等。
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出血等。
治疗浅度溃疡期褥疮。
治疗疟疾。
乌贼骨的采收时间为4-8月,于海边或海滩上捞取乌贼骨,剔除杂质后洗净晒干。
采收时间:4-8月
采收地点:海边或海滩
处理方式:剔除杂质,洗净晒干
乌贼骨的炮制方法包括刷洗干净、晒干、砸成小块等。
刷洗干净
晒干
砸成小块
乌贼骨中含有一种多肽类物质,可能引起肠运动的失调,因此便秘者不宜使用。
便秘者不宜使用
剂量不宜过大
孕妇慎用
乌贼骨富含钙质、蛋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17种氨基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成分 | 含量 |
---|---|
碳酸钙 | 85%以上 |
蛋氨酸 | 适量 |
天门冬氨酸 | 适量 |
谷氨酸 | 适量 |
乌贼骨的药用价值在传统中医中早已得到认可。它不仅能治疗胃痛、吐血、崩漏等常见病症,还能用于治疗湿疹、溃疡等多种皮肤问题。例如,在《本草求真》中记载,乌贼骨与冰片、干胭脂等药材搭配,可用于治疗赤白目翳、小儿脐疮出血等。
乌贼骨的采集主要在4-8月间进行,通过捕捞乌贼、除去软体、洗净晒干等过程制成。在加工过程中,乌贼骨需要经过清洗、干燥、砸成小块等步骤。现代技术如超声波清洗、微波干燥等,使得乌贼骨的加工更加高效、环保。
因为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乌贼骨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据统计,近年来乌贼骨的市场需求量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未来,因为乌贼骨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其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乌贼骨的应用案例:守护健康,服务民生案例一:某患者患有胃溃疡,长期服用西药效果不佳。后经医生建议,尝试使用乌贼骨与黄芪、白术等药材搭配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患者的胃痛、泛酸等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