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湖北荆州致力于打造小龙虾全产业链

荆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将一种小小的虾类——小龙虾,打造成一个全产业链的农业经济奇迹。从养殖到加工,从销售到品牌建设,荆州小龙虾产业链正不断完善,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湖北荆州致力于打造小龙虾全产业链
单产增收潜力巨大

2013年,荆州小龙虾的平均单产仅为每亩74.8公斤,其中虾稻连作平均单产仅为63公斤。只是,通过推广小龙虾高效健康养殖,荆州小龙虾的产量有望实现翻番。这不仅将为农民带来近10亿元的增收,也将推动荆州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扩大养殖规模,实现“1+1=5”的良好效果

荆州拥有适宜小龙虾养殖的池塘、湖泊和河沟,以及大量的冬闲田、低湖田、冬泡田。这些资源为荆州小龙虾的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将水稻、水产两个农业产业有机结合,荆州小龙虾产业链有望实现“1+1=5”的良好效果,即“水稻+水产=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全产业链规划布局

今年,荆州将推进荆州小龙虾全产业链建设,围绕“良种选育——健康养殖——加工——品牌建设——流通服务”等关键环节进行规划布局。具体措施包括:

做大做强小龙虾种业,建设良种选育中心和良种场。

推广高效健康养殖,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开展小龙虾精深加工技术研究。

打造小龙虾精品名牌,建设企业品牌或产品品牌。

优化传统流通渠道,提升市场流通效率。

目前,国家级荆州淡水产品批发市场已开工建设,市场规划建设淡水产品交易中心、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国际会展中心等,这将带动小龙虾繁育技术、研发能力、养殖水平、精深加工等整个产业链发展。

荆州小龙虾产业现状

近年来,荆州小龙虾产业已成为湖北省的品牌产业。2013年,荆州小龙虾产量达到15.3万吨,占全省的44%、全国的30.6%,是名副其实的全国小龙虾养殖第一市。油焖大虾、清蒸大虾等饮食消费风靡全市,“德炎”牌淡水小龙虾等加工产品畅销欧美。

未来展望

荆州小龙虾产业链的打造,不仅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国小龙虾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荆州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小龙虾产业链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力争将荆州打造成中国淡水小龙虾第一市。

年份 小龙虾产量 产值
2013 15.3 30.6
2018 20 50
2020 30 45
湖北荆州致力于打造小龙虾全产业链

荆州市将依托科研机构建设小龙虾良种选育中心,推广高效健康养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开展小龙虾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打造小龙虾精品名牌,优化传统流通渠道,提升市场竞争力。

市场流通带动,产业链发展加速

到2020年,荆州市将力争将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300万亩,产量30万吨,产值45亿元;加工转化15万吨,加工成品7万吨,加工产值45亿元,力争将我市建成小龙虾养殖主产地、产品流通的集散地和小龙虾精深加工、出口创汇的集群区。

荆州小龙虾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种质资源退化、种苗繁育体系滞后、养殖方式简单粗放、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等。只是,这些挑战也孕育着机遇。

荆州市将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组织化程度,壮大龙头企业,推动小龙虾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荆州小龙虾产业作为我国淡水养殖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为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拓展,荆州小龙虾产业必将成为我国农业经济的一颗璀璨明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3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