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鳜鱼养殖需注意水质、饲料、病害等问题

在鳜鱼养殖的道路上,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养殖成功与否。

鳜鱼养殖需注意水质、饲料、病害等问题
一、水质管理

水质是鳜鱼养殖的基础,良好的水质环境对鳜鱼的生长至关重要。

水质指标 标准范围
溶解氧 5.0mg/L以上
氨氮 0.2mg/L以下
亚硝酸盐 0.1mg/L以下
pH值 7.0-8.5

养殖户需要定期监测水质,发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如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减少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等。

二、饲料选择

鱼粉:富含蛋白质,是鳜鱼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

豆粕:富含植物蛋白,是鳜鱼饲料的主要成分。

小麦粉:富含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保证鳜鱼的生长发育。

三、病害防治

细菌性败血症: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寄生虫病:使用杀虫剂进行治疗。

病毒性疾病:加强水质管理,减少病毒传播。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四、案例分享

某养殖户在2019年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鳜鱼养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选用优质鳜鱼苗种,放养密度为每亩2000尾。

使用优质饲料,日投饵率为鱼体重的2%-3%。

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发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

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定期投喂预防性药物。

经过一年的养殖,该养殖户的鳜鱼产量达到了3000公斤,产值达到了10万元。

鳜鱼养殖需注意水质、饲料、病害等问题
合理放养密度,避免水质恶化

在江浙、广东地区,鳜鱼养殖多采用池塘单养模式。部分养殖户为追求经济效益,采用高密度养殖,导致饵料鱼密度增加,池塘负荷过重,有害物质积累,水质环境恶化,对鳜鱼健康造成威胁。案例显示,3cm左右的鳜鱼,合理放养密度应在1.5-2025万尾/hm2,过高密度会提高病毒病的患病几率。

合理套养饵料鱼,保障鳜鱼摄食需求

提供适口、充足、健康的饵料鱼是鳜鱼养殖成功的关键。鳜鱼终生摄食活鱼虾,不同生长阶段对饵料鱼的规格和摄食量有不同要求。例如,鲮鱼、白鲢等无硬刺、价格低、体形细长、来源广、群体产量高的鱼类,是鳜鱼饵料鱼的首选品种。通过合理套养饵料鱼,既能满足鳜鱼摄食需求,又能维持池塘物质能量循环,确保水质稳定。

科学用药,避免药物滥用

市场上有部分养殖户在鳜鱼苗种培育过程中,使用刺激性药物如福尔马林进行防治,这会加大鳜鱼患病毒病的几率。建议养殖户应谨慎使用药物,避免滥用。例如,在疾病防治过程中,避免频繁使用漂白粉、硫酸铜、强氯精等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免破坏鳜鱼体表的黏液保护层,引发鱼类畸形。

养殖水体应维持藻类旺盛,水色保持淡绿色,水环境保持稳定,以减少病毒发病几率。同时,减少尿素、碳铵等化肥的培肥水质。通过科学调控水质,为鳜鱼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网箱养殖,提高养殖效率

池塘网箱饲料养殖鳜鱼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成品规格整齐、水质易调控、病害较少、成活率高、上市时间可控、捕捞方便等优势。案例显示,网箱养殖的饲料鳜鱼长速比池塘养殖的增加了约15%,养殖成品规格整齐。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网箱养殖模式。

鳜鱼养殖过程中,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控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合理放养密度、合理套养饵料鱼、科学用药、水质调控以及采用网箱养殖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鳜鱼养殖的成活率与经济效益。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鳜鱼养殖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3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