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产蛋高峰期缩短,如何有效延长
春暖花开,蛋鸡迎来产蛋旺季,产蛋高峰期更是养殖户心中的“金蛋期”。只是,现实情况是,许多蛋鸡产蛋高峰期缩短,如何有效延长,成为摆在养殖户面前的一道难题。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方法 | 具体措施 | 目的 |
---|---|---|
供足蛋白质 | 鸡每产一枚蛋需蛋白质12-15克。 | 保证蛋鸡产蛋所需营养 |
搞好防疫 | 保持圈舍清洁,每周消毒一次。 | 预防疾病,提高蛋鸡健康水平 |
科学配料 | 玉米55%、豆饼15%、麸皮17%、高粱6.5%、鱼粉8%、贝壳粉2%、骨粉1.2%、食盐0.4%、添加剂0.5%,并在每50公斤饲料里加蛋氨酸50克、氯化胆碱50克、多维素5克。 | 满足蛋鸡营养需求,提高产蛋量 |
合理光照 | 光照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产蛋。 | 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延长产蛋高峰期 |
科学饲养管理 | 保持圈舍温度适中,定时供水供食。 | 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蛋鸡生产性能 |
公母鸡比例 | 公母比例1∶3~4为宜。 | 提高种蛋受精率,保证蛋鸡繁育质量 |
一、供足蛋白质
鸡每产一枚蛋需蛋白质12-15克。因此,在饲料中提供充足的蛋白质至关重要。建议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鱼粉、豆饼等高蛋白原料,以满足蛋鸡产蛋所需。
二、搞好防疫
保持圈舍清洁,每周可用1∶1000倍百毒杀或来菌灵喷雾消毒一次。食槽、水槽每天用0.1%的高锰酸钾刷洗1次。在产蛋高峰期,主要疫病有白痢、大肠杆菌等,可以用青霉素防治,按每只鸡1万单位的剂量将青霉素放入水中给鸡饮用即可,一般每2周1次,同时也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三、科学配料
玉米55%、豆饼15%、麸皮17%、高粱6.5%、鱼粉8%、贝壳粉2%、骨粉1.2%、食盐0.4%、添加剂0.5%,并在每50公斤饲料里加蛋氨酸50克、氯化胆碱50克、多维素5克。这样的饲料配比,可以满足蛋鸡产蛋过程中的营养需求。
四、合理光照
光照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产蛋。建议采用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蛋鸡每天接受适宜的光照。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地面3~5瓦为宜。
保持圈舍温度适中,定时供水供食。15℃~25℃是最适宜的温度,如超过30℃或低于10℃都会影响产蛋;气温高时注意通风降温,气温低时注意保温,并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
六、公母鸡比例
饲养公鸡太多,会造成饲料浪费,而且常因公鸡争夺配偶而殴打。但公鸡太少,则容易造成种蛋受精率低。建议公母比例1∶3~4为宜。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提高养殖效益。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最佳效果。
将蛋鸡产蛋高峰期缩短,如何有效延长?梳理完毕后,可以着手探讨蛋鸡产蛋高峰期延长策略解析。
营养策略:蛋白质的充足供应在蛋鸡的产蛋高峰期,蛋白质的需求量显著增加。例如,某养殖场通过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将蛋鸡日粮中的蛋白质比例提升至18%,有效提高了产蛋率。具体操作中,他们采用了高蛋白的豆饼和鱼粉,并确保每只蛋鸡每天都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温度和光照对蛋鸡的产蛋有着直接影响。某养殖场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实时调整鸡舍温度,保持在15℃至25℃之间。同时,他们采用智能光照系统,模拟自然光照,延长了产蛋高峰期。
选择优质的蛋鸡品种,是延长产蛋高峰期的关键。某养殖场引进了高产蛋鸡品种,这些鸡种产蛋率高,适应性强,有效提升了养殖效益。
合理的公母鸡比例,对于提高种蛋受精率至关重要。某养殖场通过科学计算,将公母鸡比例控制在1:3至4,有效提高了种蛋的受精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