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乌鳢黑鱼诺卡氏病是一种由诺卡氏菌引起的鱼类疾病

乌鳢黑鱼诺卡氏病,这种让养殖户头疼的疾病,究竟该如何应对?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乌鳢黑鱼诺卡氏病是一种由诺卡氏菌引起的鱼类疾病
一、疾病概述

症状:病鱼体表出现溃疡,肝脏、脾脏、肾脏等内脏器官出现结节状肉芽肿。

病原:诺卡氏菌,包括星状诺卡氏菌、杀鲑诺卡氏菌等。

三、防治方法 1. 预防措施

加强鱼池管理,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消毒,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合理投喂,增强鱼体免疫力。

使用抗生素进行药物治疗。

改善水质,降低病原菌的存活率。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免疫力。

四、案例分析

地点:岳阳君山区

时间:5月28日

病情:黑鱼烂身,捞出病鱼解剖,肌肉靠近脊椎处有部分白色突起白点,肝脏充血。

治疗:使用诺卡氏套餐3包+5包肝胆康连喂5天,同时改善水质,杀灭环境中的锚头鳋,霉菌类。

结果:通过套餐来起到自身修复功能。保肝护肝,提高机体自身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再加上改善水质,杀灭环境中的锚头鳋,霉菌类。对预防诺卡氏疾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该处方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该病害,但是可以通过预防和改水来有效控制病情的蔓延。

治疗:针对该菌,选取了14种抗菌药物,并发现该菌对其申七种药物是敏感的,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几种治疗效果比较好的药物。其中磺胺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及喹诺酮类药物有比较显著的治疗效果。

结果:通过对症治疗,有效控制了病情的蔓延,减少了经济损失。

防治措施 效果
加强鱼池管理,保持水质清洁 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定期消毒 降低病原菌的存活率
合理投喂,增强鱼体免疫力 提高鱼体免疫力
使用抗生素进行药物治疗 有效控制病情
改善水质 降低病原菌的存活率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鱼体免疫力

不仅要理解乌鳢黑鱼诺卡氏病是一种由诺卡氏菌引起的鱼类疾病,需及时治疗。,还要全面掌握诺卡氏病:鱼类健康守护者。

结果:连续三天,我们通过电话与经销商沟通病情,到了第三日,病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尽管仍有少量鱼只死亡,但五天后,死鱼数量几乎停止。这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处方是有效的。

鱼类诺卡氏菌病,一种常见于水产养殖的疾病,其自然发病率高达15%~30%,严重时甚至可达60%。近年来,因为人们对这一疾病的关注日益增加,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抗生素难以根治,长期使用还可能导致耐药性产生,残留问题更是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乌鳢黑鱼诺卡氏病是一种由诺卡氏菌引起的鱼类疾病

在5月28日,我们针对岳阳君山区的养殖户进行了一次消毒处理,使用溴氯消毒剂,第四天时,2包消毒剂已足够应对病情。

我们的方案包括外用灭虫精4包,第一天使用。后期再使用解毒类果酸产品进行辅助治疗。

此次案例的地点位于岳阳君山区,水深平均为1.5米。鱼类诺卡氏菌病的主要症状是体表和内脏出现结节状肉芽肿,内脏器官如肝、脾、肾等会出现大量乳白色结节,结节直径一般在1-5 mm之间。

诺卡氏菌革兰氏染色阳性,是一种革兰氏阳性丝状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活性污泥和水中,以腐生为主,部分菌株是人和动物的机会致病菌。在水产养殖中,诺卡氏菌是首例被发现的致病菌。

针对乌鳢细菌性病害,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病原鉴定、感染试验、药物敏感试验等。从样本中分离到了相似的病菌,并通过人工感染健康乌鳢,成功再现了发病症状。经过鉴定,该菌为鰤鱼诺卡氏菌。

在2006-2007年间,我们根据研究结果,对园区养殖户的乌鳢诺卡氏菌病进行了对症治疗。

症状表现为漂浮在水面上,前期少量摄食,后期体表、鳃盖、尾部出现溃疡,呈红色或灰色。一般眼睛也会突出,严重时一边眼睛瞎掉。溃疡 到身体较深部位,病鱼仍能存活一段时间,但最终会死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3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