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蓟马虫害是危害农作物的重要害虫,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治

蓟马,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虫子,却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它不仅危害作物生长,还会降低农产品的品质,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因此,了解蓟马虫害的防治方法至关重要。

蓟马虫害是危害农作物的重要害虫,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治
蓟马的危害特征

蓟马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造成叶片、果实、嫩梢等部位的损伤。具体表现为:

叶片受害后,出现灰白色或灰褐色条斑,表皮呈灰褐色,叶片变形和卷曲。

幼果受害,表皮油胞破裂,逐渐失水干缩,果实膨大疤痕也扩大。

生长势弱,易与侧多食跗线螨为害相混淆。

针对蓟马的农业防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春季清除、清理田间杂草和枯枝残叶,并集中进行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成虫和若虫。

加强肥水管理,植株生长健壮后危害即可减轻。

利用蓟马趋蓝色的习性,在田间设置蓝色粘板,诱杀成虫,粘板高度与作物持平。

化学防治蓟马,应根据蓟马的生活习性和抗药性,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作物类型 推荐药剂 使用方法
水稻 噻虫嗪类品种 进口品种锐胜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国内试验品种百瑞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蔬菜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3000-5000倍灌根
烟草 25%吡虫啉1000倍液 灌根或喷根
果树 25%噻虫嗪大功牛 800倍喷雾

蓟马昼伏夜出,下午用药为好。

喷雾植株中下部和地面,地面是蓟马若虫栖息地。

尽量选择持效期长的药剂进行防治。

蓟马需提前预防,不要等到泛滥了再用药。

案例分析

某农户种植的黄瓜,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了蓟马虫害。经过调查,发现蓟马虫害主要发生在植株中下部和地面。农户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残叶。

使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进行灌根。

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生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防治,蓟马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黄瓜的生长状况明显改善。

蓟马虫害是农作物的重要害虫,农民朋友应高度重视。通过采取有效的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蓟马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蓟马防治的关键。在高温期间种植蔬菜,尤其是未覆盖地膜的,药剂应同时喷雾植株中下部和地面,因为这些区域是蓟马若虫的栖息地。

蓟马虫害是危害农作物的重要害虫,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治

某农户的玉米苗期出现了“心叶拧芯”、“叶片扭成牛尾巴状”等现象,起初误以为是缺锌、干旱、病害或药害所致。经检查,发现是玉米蓟马虫害在作祟。这种害虫体积小、隐蔽性强、昼伏夜出、抗药性强、寄生范围广,尤其在6-7月干旱气候下更容易发生。

针对这种情况,农户采取了噻虫嗪、吡虫啉等药剂进行防治,并注意调整施药时间,选择在下午五点之后进行,以增加防治效果。

茄科蔬菜蓟马的科学防治策略

茄科蔬菜蓟马的防治有多种方法,但关键在于掌握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典型症状,及时准确发现虫害。若上茬农作物曾发生蓟马危害,本茬种植的风险性会进一步增加。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药剂熏棚和叶面喷雾相结合,以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减轻蓟马危害。

在水稻蓟马的防治中,推荐使用噻虫嗪类品种,如锐胜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或百瑞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在茄果、瓜类、豆类等蔬菜蓟马的防治中,可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灌根,以减少病毒病的发生。

此外,利用蓟马趋蓝色的习性,在田间设置蓝色粘板,诱杀成虫,粘板高度与作物持平,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蓟马防治需要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施策。因为科技的发展,新型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为蓟马防治提供更多选择。

未来,蓟马防治将更加注重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3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