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绵平武县桅杆村果梅产业初具规模,成为当地特色农业新亮点

平武县2022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亿元,同比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9元,增长7.5%。近年来,平武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方向,聚焦“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多维度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描绘出一幅绿色田野尽丰收的喜人画卷。

绵平武县桅杆村果梅产业初具规模,成为当地特色农业新亮点

近年来,平通镇桅杆村以梅树、梅花、梅果、梅园、梅产品等果梅文化为抓手,从基地建设、配套加工、旅游接待等方面狠下力气,发展复合型乡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现有果梅基地8400亩,投产面积7200亩。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基本实现了一、三产业有效整合,品牌营销广泛覆盖、群众收入稳步增长的目的。

桅杆村果梅产业发展概况 桅杆村以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产业为导向,创建果梅现代农业园区。近年来,按照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平武县抓住桅杆村青梅产业发展这一重点,按照农业+旅游的思路,倾情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奋力探索实践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的新样板。梅林内有百年古梅树百余棵,四五百年的古梅树也不鲜见,这里的古梅树年代和规模在全国范围内都堪称奇观。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果梅的资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果梅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因为人们养生观念的不断提高,果梅作为鲜果的营养价值广泛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市场前景广阔,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据统计,桅杆村果梅产业年产值已达数千万元,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成为当地特色农业新亮点。

优势 具体内容
历史悠久 桅杆村果梅种植历史始于明代,境内现仍保留有上百年的古梅园300亩。
品种丰富 桅杆村果梅品种有“平武鸳鸯梅”、“平武丰产8511401原株”、“大青梅”等多个具有本地特有珍稀果梅品种。
规模庞大 桅杆村现有果梅基地8400亩,投产面积7200亩。
产业链完善 桅杆村果梅产业实现了从种植、加工、销售到旅游的全产业链发展。

在发展特色产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等方面,桅杆村因地制宜,依托果梅这一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果梅产业,其栽植历史始于明代,境内现仍保留有上百年的古梅园300亩,其果梅品种有“平武鸳鸯梅”、“平武丰产8511401原株”、“大青梅”等多个具有本地特有珍稀果梅品种,是难得的宝贵种质资源母本库、天然的基因库,其古梅树年代和规模在全国范围内堪称奇观。

积极创建以豆叩茶香村、锁江黄坪村为核心的市级茶叶现代农业园区,重点培育以平通桅杆村为核心的省级果梅现代农业园区,推进高村车厘子现代农业...

盛夏时节,走进绵阳市平武县平通羌族乡桅杆村,到处绿意盎然,漫山的青梅挂满枝头,浓浓果香扑鼻而来,果农们正忙碌着采摘搬运,丰收的喜悦四处洋溢...

将绵平武县桅杆村果梅产业初具规模,成为当地特色农业新亮点。梳理完毕后,可以着手探讨桅杆村果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绵平武县桅杆村果梅产业初具规模,成为当地特色农业新亮点
特色农业,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桅杆村以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产业为导向,创建了果梅现代农业园区。近年来,平武县紧紧抓住桅杆村青梅产业发展这一重点,按照“农业+旅游”的思路,倾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探索实践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的新样板。

梅林内,百年古梅树百余棵,四五百年的古梅树也不鲜见,这里的古梅树年代和规模在全国范围内都堪称奇观。这不仅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为桅杆村的果梅产业增添了独特的文化底蕴。

为了进一步提升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做强做响区域特色产业,平通羌族乡与西华大学签订了特色梅蜜食品研发与产业化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果梅全产业链技术发展。

通过科技赋能,桅杆村的果梅产业正在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从种植、采摘到加工、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科技的支持,果梅的附加值得到了显著提升。

产业融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未来展望,构建绿色田野丰收画卷

站桅杆村将继续以果梅产业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科技赋能、产业融合,不断提升果梅产业的附加值,为当地群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助力乡村振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