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绿芦笋加工保鲜工艺,旨在延长其保质期
有机绿芦笋因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了餐桌上的常客。只是,如何确保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品质和营养不流失,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将深入解析有机绿芦笋的加工保鲜工艺,揭秘如何延长其保质期,保持其营养价值。
有机绿芦笋原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加工后的品质。在采收环节, 要进行严格的原料验收。将采收的芦笋进行初加工,切至20-24cm,剔除粘附泥土过多的部分,确保笋体呈翠绿色,不散头,不干瘪。验收后的原料及时进入车间加工,一般应在12小时内完成。
冲洗与分级:清洁与细分采收后的芦笋表面往往带有泥土和脏物,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的冲洗。冲洗后,进行分级,根据预定的规格进行,分为ll级、l级、m级、s级四个等级,并剔除病斑笋、开裂笋、散头笋及机械损伤和过细的笋。
切割与捆扎:整齐与美观手工分级后的芦笋进行切割,断面要整齐、清洁,不带尾梢。加工销售芦笋的长度一般为21-24cm,粗度为0.9-1.8cm。切割后,用橡皮筋在离基部2cm处将几支笋捆牢,再用包装胶带将笋尖捆扎好,放入包装箱中。
装箱与运输:安全与便捷装箱时,选用木箱、泡沫箱或纸箱,根据运输方式选择合适的包装。在箱体上印上级别、名称、重量等信息,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与便捷。
芦笋嫩茎采收后,极容易失水、变质。因此,采用低温处理是控制芦笋嫩茎采收后生理变化的有效措施。目前,生产上常用差压式通风预冷法处理芦笋贮藏问题。在冷库内保持0℃-2℃的温度,相对湿度在90%-95%,以防止嫩茎失水。
保鲜加工:延长保质,营养满分保鲜加工是保证有机绿芦笋品质和营养的关键环节。通过真空包装、气调包装、低温冷藏等加工方式,确保芦笋的色泽、口感和营养价值。同时,根据不同的加工方式和用途,保鲜绿芦笋行业可以分为鲜食保鲜、加工保鲜和出口保鲜三大类。
案例分享:实践中的成功之道案例来源 | 具体时间节点 | 转化率提升比例 |
---|---|---|
浙江省富阳市农业局农技110服务中心 | 2020年 | 20% |
浙江省富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2019年 | 15% |
通过实践案例可以看出,采用科学的有机绿芦笋加工保鲜工艺,能够有效延长其保质期,保持其营养价值,提升产品转化率。未来,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有机绿芦笋加工保鲜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8、展望未来,持续创新: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绿色、有机、营养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我们将继续致力于绿芦笋保鲜加工技术的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