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细菌性晕疫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豆荚染病初现水浸状斑点,后变褐、干缩、下陷,斑面渗出菌脓,或病斑中央枯死点小,但周围晕圈宽,区别于细菌性疫病。药剂防治同芸豆细菌性疫病。
选择抗病品种,不同品种间具明显抗性差异。严格进行种子消毒,防止种子带菌。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40%细菌快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利300倍液等药剂。每7天1次,防治1~2次。
这就是扁豆细菌性晕疫病的介绍了,想要了解更多,欢迎访问农村创业网查询更多资料。
扁豆网站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资讯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农业之友的立场或观点。
病原细菌可以在种子内和黏附在种皮上越冬,借风、雨、昆虫传播,从寄生气孔、水孔、虫口侵入。
菜豆细菌性晕疫病。菜豆、扁豆等豆科作物,胡萝卜,丁香,桑,木薯等。是一种多次重复侵染的流行性病害。
该方法具有准确、灵敏、快速等优点。只是,传统PCR技术易有假阳性的发生,而实时荧光染扁豆、赤豆、木豆、桑橙、多花菜豆、月豆、菜豆、碗豆、葛、野豆等豆科作物。2.1免疫磁性一实时荧光PCR技术免疫磁性一实时荧光PCR技术...
主要通过种子传播。有报道称,种子带菌率0.02%就可造成病害流行,病菌通过气孔或机械伤口侵入。冷凉、潮湿地区易发病。
病原Fusariumoxysporum症状在叶缘处产生绿色油渍斑,后发展为红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因为病情发展,病斑连片。
扁豆细菌性晕疫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由Pseudom引起。植物疫病,分细菌性和真菌性两大类,真菌性中又分为以早疫病为代表的高等真菌以晚疫病为代表的低等真菌,有“早高晚低”的说法。
细菌性疫病有时候也简称疫病,是由黄单孢杆菌侵染所致。病菌主要在种子内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
扁豆的细菌性晕疫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上部叶片或新生叶上出现不规则水浸状斑,病斑周围有0.5~10厘米的晕圈。
病原为丁香假单胞杆菌菜豆晕疫病致病型Pseudomonas syringae pv. phaseolicola Young, Dye & Wilkie。属细菌。这种病原可以侵染扁豆、赤豆、木豆、桑橙、多花菜豆、月豆、菜豆、碗豆、葛、野豆、绿豆、斑豆、大豆等豆科植物。
病斑亦为水渍状,有时有细菌渗出,可引起茎的环状剥皮或萎蔫。
除菜豆外,还可侵染大豆等豆科植物。
防治方法 | 具体措施 |
---|---|
种子消毒 | 严格进行种子消毒,防止种子带菌。 |
药剂防治 | 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40%细菌快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利300倍液等药剂。 |
抗病品种选择 | 选择抗病品种,不同品种间具明显抗性差异。 |
扁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深受农民喜爱。只是,扁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细菌性晕疫病的侵害。这种病害不仅影响扁豆的品质和产量,甚至会导致整个种植区的扁豆产量大幅下降。为了更好地防控扁豆细菌性晕疫病,我们 需要了解这种病害的基本情况。
为了有效防控扁豆细菌性晕疫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选择抗病品种:不同品种间具有明显的抗性差异,选择抗病品种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种子消毒:严格进行种子消毒,防止种子带菌。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40%细菌快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利300倍液等药剂。每7天1次,防治1~2次。
因为农业科技的发展,扁豆细菌性晕疫病的防控手段将不断优化。一方面,科研人员将继续致力于研究新型抗病品种,提高扁豆的抗病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手段,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扁豆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