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易受病虫害侵袭,需加强田间管理
作者:花田隐者•更新时间:19小时前•阅读3
一、玉米苗期田间管理注意事项

玉米苗期是整个生长周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这个时期的管理直接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玉米苗期应抓好间苗定苗,及时追施苗肥,防除草害和地老虎。间苗定苗的目的是为了调整植株间的距离,使得每株植株都能充分吸收养分,提高产量。
2. 加强肥水管理 3. 防治病虫害玉米苗期田间管理应注意间苗定苗防治病虫害,加强肥水管理。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病虫害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玉米苗期常见的病虫害有茎基腐病、地老虎、叶螨等。
病虫害 | 防治方法 |
---|---|
茎基腐病 |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 |
地老虎 | 采用毒饵诱杀、生物防治等方法,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
叶螨 | 在拔节前用杀螨剂进行叶面喷药防治。 |
案例:某农户种植了10亩玉米,采用以下管理措施:
播种后及时进行间苗定苗,调整植株间距离为30厘米。
在玉米苗期进行2次施肥,每次施肥量约为每亩10公斤。
定期进行田间巡查,及时清除杂草和病虫害。
通过以上措施,该农户的玉米产量较往年提高了20%。
间苗定苗是为了避免幼苗过于拥挤,影响光照和通风。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计划产量指标,合理密植,去除病弱苗。
肥水管理同样重要。既要防止水涝,也要避免干旱,保持土壤湿润。特别要注意防止芽涝,避免幼苗长时间存水。
二、案例分析: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控之道玉米茎基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危害玉米根部及茎秆。病菌通常从根系侵入,然后在植株体内蔓延。
针对这一病害,我们采取以下防控措施:选择抗病品种;在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最后,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
1. 查苗补苗:定期检查田间,发现缺苗断垄处及时补种,确保植株均匀分布。
2. 中耕除草:中耕可松土、除草、增温、保墒,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中耕深度要适中,避免损害次生根。
4. 病虫害防治:针对不同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等。
地点: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