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豌豆根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豌豆根腐病,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如同夜幕下的阴影,悄无声息地侵害着豌豆的根部,导致植株生长受阻,颗粒无收。

豌豆根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豌豆根腐病:病害概述
病症描述 病部皮层腐烂,大量枯死,导致颗粒无收。
病原 豌豆根腐病可由多种病原真菌侵染引起,常见的有两个门:半知菌亚门根串珠霉菌属的根串珠霉菌和丝核菌亚门的丝核菌。
危害部位 主要危害根和根颈部。主、侧根部分变黑色,根瘤和根毛明显减少,轻则造成植株矮化,茎细、叶小、叶色淡,个别分枝萎蔫,虽可开花结荚,但荚数锐减,子粒秕;重则茎基部缢缩变褐,病部皮层腐烂,植株大量枯死,致使全田一片枯黄。
传播途径 病原是豌豆腐皮镰孢菌,可经土壤、病残组织及种子传播蔓延,病菌经种皮或支根侵入后蔓延至主根,使豌豆枯萎死亡。

加强田间管理,严防雨后积水。遇旱灌跑马水,不要大水漫灌。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选用抗病品种,如贡井选、麻豌豆、604等。

与十字花科蔬菜或葱蒜实行2年轮作,合理密植,增施钾肥,清洁田园。

种子消毒: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用种子重量0.4%的2.5%适乐时,或0.1%的98%恶霉灵水剂,或0.25%的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0.2%的75%可湿性粉剂百菌清进行拌种。

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25%的20%三唑酮乳油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2%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均有一定效果。

福建省某地豌豆种植户,因豌豆根腐病导致产量大幅下降。通过采取上述防治措施,该地区豌豆种植户的产量得到了有效提升,种植面积近2万hm²。

豌豆根腐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豌豆病害,给豌豆种植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了解豌豆根腐病的病原、传播途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对豌豆种植户来说至关重要。

豌豆根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病原与传播途径

病原菌为根腐丝囊霉,主要通过土壤、病残组织及种子传播。病菌侵入种皮或侧根后,蔓延至主根,使豌豆植株枯萎死亡。此外,干旱年份发病更为严重,与种子质量、气候环境、土壤湿度和透气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症状表现与危害

豌豆根腐病主要危害根和根颈部。初期,主、侧根部分变黑色,根瘤和根毛减少。病情加重时,植株矮化,茎细、叶小、叶色淡,个别分枝萎蔫。严重时,茎基部缢缩变褐,病部皮层腐烂,植株大量枯死,全田一片枯黄。

防治策略与措施

1.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如贡井选、麻豌豆、小豆60、小豆704等。与非豆类蔬菜实行2年轮作,合理密植,增施钾肥,清洁田园。

2. 种子消毒: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用2.5%适乐时、98%恶霉灵水剂、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75%可湿性粉剂百菌清进行拌种。

案例分析:福建省漳州市某豌豆种植基地 未来展望

因为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豌豆根腐病的防治手段将更加多样化。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豌豆根腐病的研究,为我国豌豆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2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