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引种失败,因不适应新环境、饲料和气候
引种后要重视小尾寒羊原产地的生态条件和生活习惯,并给予良好的饲养条件。不了解小尾寒羊原产区的生态条件,引进之初突然改变其原产区的饲养管理方式和生活习性,就容易失败。
小尾寒羊不是专门化的肉用品种,但它的综合经济效益可与专门化的肉用羊相媲美。它的体格大、早熟、生长速度快、繁殖率高、多胎高产、四季发情配种、适应性强,是当今绵山羊之最。是肉羊生产中最佳母本品种,除此之外,小尾寒羊还生产举世闻名的裘皮、板皮、羔皮等。
特点 | 描述 |
---|---|
体格 | 大 |
早熟 | 快 |
生长速度 | 快 |
繁殖率 | 高 |
适应性强 | 强 |
小尾寒羊在正常情况下生长发育速度快,要保证其速度,饲料中必须添加一定的精料。但一些养殖户认为,只需要秸秆和草就可以了,导致小尾寒羊因营养不足达不到其正常生长体重和繁殖率,最后失败。
到引种 查清引种的种羊,是否有上级业务部门批准,其饲养场是否有一定的饲养规模。小尾寒羊的引种年龄对其效益有以下几种现象:85cm、重15kg,认为只有高大的种羊才能生产优质的羔羊。
小尾寒羊的中心产区地处黄河冲积平原,海拔50米,气候适宜,年平均温度13.6度,绝对最高温度40度,绝对最低温度-18℃,年降水量557.4毫米,无霜期216天。产区饲草饲料资源丰富,种羊场一般都是舍饲饲养。
饲养小尾寒羊规模不宜过大,以每户存栏能繁母羊8只-15只为宜。小尾寒羊常年发情,若周密安排繁殖计划,合理确定配种时间,可达到1年2胎或2年3胎。小尾寒羊怀胎天数平均为148.33天,产后40多天,多数母羊就可发情配种,而且小尾寒羊春秋两季发情集中。
当年的羔羊要当年育肥出栏,以提高养羊效益。羊的生长增重规律是前期快、后期慢,羔羊出生后4月龄-6月龄肌肉和体重增长最快,以5月龄-6月龄出栏为最佳。
小尾寒羊体格大,繁殖率高,但其前胸不发达,体躯不丰满,产肉性能与真正的肉用绵羊品种有很大的差异,也导致了很多饲养户商品羊销不出去而失败。
以上几点是小尾寒羊饲养者在引种和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引起重视,以提高小尾寒羊的养殖成功率。
小尾寒羊引种失败,因不适应新环境、饲料和气候。的内容已结束,现在切换到小尾寒羊引种挑战:新环境适应策略探析。
在饲养管理上,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饲料搭配,小尾寒羊生长发育速度快,需添加适量精料;二是合理放牧,避免过度放牧导致营养不足;三是控制规模,每户存栏8-15只母羊为宜;四是科学繁殖,合理安排配种时间,提高繁殖率。
具体原因包括:一是生态条件不适宜,如气候、水源、饲料等;二是饲养管理不当,如饲料搭配不合理、放牧过度、饲养密度过大等;三是缺乏专业知识,如对羊只的生理特性、繁殖特点等了解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当地政府及时采取措施,调整饲养模式,改善饲养条件,加强技术培训,使小尾寒羊在该地区逐渐适应并取得成功。
未来展望:小尾寒羊养殖前景广阔
尽管小尾寒羊引种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其养殖前景依然广阔。因为人们对羊肉品质要求的提高,小尾寒羊以其肉质鲜美、繁殖率高、适应性强等特点,成为肉羊养殖的首选品种。
未来,应加大科研力度,培育适应不同地区环境的小尾寒羊品种,提高养殖技术,加强市场推广,使小尾寒羊养殖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