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规模化加速,产业升级转型面临挑战
2016年发布的《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生产目标、效率目标和生态目标。生产目标要求规模比重稳步提高,规模场户成为生猪养殖主体;规模企业屠宰量占比不断提升,到2020年猪肉产量将达到5760万吨,规模企业屠宰量占比达到75%。生态目标则要求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到2020年粪便综合利用率超过75%。
对比美国生猪产业链屠宰端的规模化自下而上推动养殖端的规模化,国内生猪养殖头部企业市占率的加速提升有利于大型屠宰企业获取稳定的高品质生猪供给,进一步扩大市占率,中小规模屠宰企业的...
生猪养殖属于“三高”行业,行业集中度低,存在大量小规模养殖户,环境污染严重。每年产生的畜禽粪污总量达到40亿吨左右,主要分布在586个畜牧大县。2010年,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1184万吨、65万吨,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5%、25%,占农业源排放量分别达到95%、79%,成为主要的农业污染源。
目前美国规模化生猪企业出栏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50%,因此,我国在养猪行业转型方面有很大的升级空间。秦军认为,未来中国的生猪产业链会逐渐发...
环保政策逐步收紧,环保执行力度加强,对企业环保设施使用情况持续监督。养殖行业将加速整合,推动养殖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年份 | 全国累计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数量 | 面积 |
---|---|---|
2017年上半年 | 4.9万个 | 63.6万平方公里 |
2017年11月 | 湖北全省禁养区内关闭和搬迁畜禽养殖场 | 4574个 |
2017年11月 | 江西省累计拆迁畜禽养殖场 | 2.8万家 |
福建全省有7个国家重点支持的生猪调出大县,因为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福建省生猪养殖业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新的历史时期,结合国内外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趋势和福建省生猪养殖的突出问题,提出加强污染治理、坚持标准化建设、发展立体农业、延伸产业链并完善产业配套服务、积极探索“龙头企业+规模场”的发展模式。
小型养殖户大量退出行业,大型养殖企业不断跑马圈地,行业产能向大户集中,生猪行业集中度提高。目前,规模化养殖场占国内产能的50%,较5年前提高约10%。
现在生猪养殖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阵痛期,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是中小散养户大量的退市,一个是大型养殖企业跑马圈地占据市场份额。由于猪...
饲料生产到生猪屠宰、加工及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尽管行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定的挑战。行业内的养殖模式从传统的散养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
以量取胜的生猪产业难以支撑四川养猪大省地位,第一大省地位....近年来,一批龙头企业积极扩大产能,产业资本加速进入养猪行业,推进了我省养猪产业...
期都会洗掉一批抗风险程度低的养殖群体,那这些养殖户们如何保证自身利益。转型期总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因为养猪产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生猪产业的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并且未来猪价暴涨暴跌的发生几率大大减小,猪价暴利时代将要过去。中小养殖户与其被动淘汰,不如主动趁此机会加速转型,现在市面...
在11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治理畜禽养殖污染要统筹兼顾、有序推进;奖惩并举、疏堵结合。要科学划定禁养区,防止盲目扩大禁养范围;该禁的要坚决禁,但要给予合理补偿;支持养殖场户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于康震指出,对于畜禽养殖场的环保问题,要以支持和鼓励养殖场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为主,要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引导养殖场户发展种养循环、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能力,以实现生产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因为人们消费水平、消费理念的提升,我国生猪养殖已经进入了一个可以细分发展的行业,行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转型的阵痛必然会显现。...
对养殖污染的治理力度在不断加大。修订后的环保法施行,畜禽养殖业逐渐进入环保高压期。2015年发布的“水十条”规定,2017年底前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2016年4月,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将全国生猪养殖划分为四类区域;2016年5月,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明确规定禁养区划分依据;2016年11月,“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重申2017年底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猪稳产保供。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把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点任务,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强化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着力提升自主育种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生猪屠宰行业提档升级,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保障体系
加快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2019年,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3%,比2015年提高9.7个百分点;年出栏5000头以上生猪养殖规模化...
2018-2019年随国内猪瘟疫情不断发酵,生猪养殖产业规模化增速加快,受资金、成本及疫病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行业准入门槛不断提高,散养户为规避风...
其中:成都平原经济区2165万头、川南经济区1280万头、川东北经济区1980万头、攀西经济区510万头、川西北经济区65万头。 下面就跟随祺茂堂生物小编就具体来分享,四川省“十四五”生猪产业发展的推进方案。 国家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发展,将生猪产业发展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
一、养猪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机遇
1.
我们谈过了生猪养殖规模化加速,产业升级转型面临挑战。,再来谈谈生猪养殖规模化,探索创新解决方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