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奶牛产后饲养和保健,关注产后奶牛健康与繁殖效率

奶牛的产后护理与保健在牛场饲养管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阶段是奶牛泌乳和繁殖再生产的重要时期,关系到整个奶牛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奶牛产后饲养和保健,关注产后奶牛健康与繁殖效率
1. 奶牛产后保健:关注健康与效率 1.1 补充营养 奶牛分娩过程中会丢失大量的体液和电解质,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及时为产后奶牛补充营养至关重要。灌服营养液是补充营养的主要方法,其中含有酵母、钙、电解质、多种维生素等成分。但需注意操作技巧,避免对奶牛造成不良影响。 为产后奶牛提供宽敞的自由卧栏和宽阔的采食饲槽,使其能够自由舒适地起卧和活动。产后奶牛的自由卧栏配置数量一般为产后奶牛数的1.2~1.3倍,采食饲槽宽度为85~95厘米。 奶牛产后7天内食欲减退,体质弱,抵抗力差,营养严重缺乏。此时,各种疾病侵入的最佳时机。常见的疾病有产后热、不食、产后瘫痪、子宫内膜炎、酮病等。因此,做好奶牛产后7天的保健特别重要,有助于奶牛体质尽早恢复、抵抗力增加,减少和预防产后各种疾病发生。 产后0~21天阶段,应饲喂适口性好、容易消化、高能量、高蛋白、营养平衡的TMR全混配合日粮,精心饲养,促进食欲,提高采食量。 产后奶牛在开奶前必须进行奶质采样检测。采集奶样时应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经实验室检测合格后方可开奶。所有临产分娩奶牛第一次开始挤奶,均不可挤空挤净乳房的牛奶。一般第一次挤奶量为正常泌乳量的1/5,以后逐渐增加,一般4天以后可达到正常挤奶量。 山东蓉宝生物在奶牛产后护理与保健方面,主要侧重以下关键点: - 饲养管理是基础,要合理调配日粮、合理分群,尽量避免频繁调群; - 关注产奶量、牛群体况、DHI报告; - 产后监控要始终如一,配种工作按周分配、配种操作保持一致; - 配种员责任心及薪资待遇也很重要,需建立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 通过以上措施,山东蓉宝生物在奶牛产后饲养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奶牛产后饲养和保健对奶牛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关注奶牛产后健康,提高繁殖效率,为我国奶业发展贡献力量。 一、产后营养补充:关键环节的精准操作

奶牛分娩后,体液和电解质的大量流失,加之能量消耗,使得营养补充成为当务之急。我们采用了一种创新的营养液灌服方法,其中融合了酵母、钙、电解质、多种维生素等关键成分。这种营养液的灌服操作,我们特别注重速度和方法的准确性,以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潜在风险。

奶牛产后饲养和保健,关注产后奶牛健康与繁殖效率
二、舒适环境与合理饲养:奶牛产后恢复的保障

在产后奶牛的护理中,我们特别重视环境舒适度和饲养管理。为奶牛提供宽敞的卧栏和宽阔的采食饲槽,确保奶牛在产后能够自由舒适地活动。我们还严格控制奶牛上槽饲喂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以保证奶牛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奶牛产后7天内,食欲减退、体质弱、抵抗力差,是疾病的高发期。因此,我们在这段时间内,特别加强了对奶牛的保健工作,包括体温监测、疾病预防等方面。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护理,有效降低了产后疾病的发生率。

四、围产期饲养管理:提升牛群健康与产奶量

围产期是奶牛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我们通过优化TMR制作效果,调整精粗比例,确保日粮中钙磷含量适宜,从而有效预防围产期奶牛的疾病。这些措施的实施,显著提升了牛群的健康水平和产奶量。

五、产后奶牛健康管理:全面而细致的护理

在产后奶牛的护理过程中,我们注重每一个细节。从产后2小时内的丙二醇和钙制剂灌服,到7-10天内每天的体温测试,再到难产奶牛的抗菌消炎治疗,我们始终如一地执行着全面细致的护理方案。

六、产房管理与环境卫生:保障奶牛健康的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2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