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季节奶牛易受冻伤,需加强防寒保暖措施
寒冷的冬季,奶牛的生存环境面临诸多挑战。若管理不当,奶牛极易发生冻伤,严重影响其健康和产奶量。为帮助养殖户提高奶牛的防冻保暖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系列冬季奶牛防冻保暖策略与饲养技术。
奶牛在低温条件下,虽然能维持正常体温,但体热散发过多,导致饲料消耗增加。从入冬开始,就要逐步增加精饲料的喂量,并喂全价平衡有营养的配合日粮,增加10%的能量和5%油脂饲料,把牛喂饱,饮用温水,增强其抗寒能力。
饲料种类 | 喂量 |
---|---|
精料 | 2.0-2.5 |
干草 | 5.0-6.0 |
青贮饲料 | 10.0-15.0 |
酒糟、胡萝卜、番薯等多汁饲料 | 2.0-3.0 |
冬季奶牛抗寒能力较强,但也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必须搭建保温牛舍,不散养牛,减少牛体散热量。牛舍内要防止贼风,注意保温。栏舍要堵塞漏洞,向阳避风,不漏雨,不潮湿,经常更换垫草。
护理乳房,预防冻伤冬季温度较低,导致奶牛乳房温度也较低,使血液循环较差。此时可用浸有热水的毛巾对乳房进行擦洗和按摩,刺激泌乳。为防止乳头发生皲裂或冻伤,对其进行药浴时,只将乳头末端浸入药液即可,时间控制在30秒左右,并用一次性纸巾将表面多余的药物擦干。
奶牛冻伤分为浅表性冻伤和深层冻伤。浅表性冻伤表现为皮肤受冻后,血管强烈性收缩,使组织缺血,皮肤由苍白转为蓝紫。复温后血管扩张,皮肤充血,冻伤部位灼痛、瘙痒,出现红肿热痛。严重时冻出大小不等的水泡,泡液透明,剧痛。治疗时,可用白酒、辣椒涂搽,每日数次。
深层冻伤是指全层皮肤和皮下组织受冻坏死,冻伤深及骨骼。发生冻伤时应尽快使受冻部位复温,将伤肢浸泡在盛温水的铁桶中,在5~10分钟内加热到38℃~42℃,并使受冻部稍抬高以消退水肿。尽快采取措施以减少组织坏死和预防感染。
保健防疫,预防疾病发生冬季是奶牛疾病多发季节,应加强保健防疫工作。对奶牛进行传染病的免疫接种,尤其是结核病、炭疽病、布氏杆菌病等重大疫病。同时,要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保持牛舍清洁卫生。
冬季奶牛防冻保暖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加强营养、调控环境、护理乳房、防治冻伤和保健防疫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奶牛的抗寒能力,降低疾病发生率,确保奶牛健康和产奶量。
先了寒冷季节奶牛易受冻伤,需加强防寒保暖措施。,再展开奶牛防寒: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的话题。
冬季奶牛防寒的关键:营养与保暖并重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