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梭子蟹日常管理:关注养殖环境、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环节

环节 具体内容
养殖环境 保持水温在8-31℃,盐度在13左右
饲料投喂 主要以低值贝类为饵,然后为鲜杂鱼
病害防治 定期观测,加强日常管理,预防病毒病、弧菌病等
一、养殖环境 梭子蟹作为杂食性海生动物,对养殖环境的要求较高。适宜的生长水温在8-31℃之间,盐度在13左右。养殖池应选择土池,面积可大可小,水深要求在1.5米以上。为防止梭子蟹因水温、水质变化而集中,可使用塑料网将大塘分隔。 二、饲料投喂 梭子蟹的饲料主要以低值贝类为主,然后为鲜杂鱼。投喂量应根据梭子蟹的大小而定,一般前期按蟹子总体重的8%左右投喂,中期为12%,后期为5%。秋季水温降至10-15℃时,每天的投饵量应为总体重的3%。 三、病害防治 梭子蟹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病毒病、弧菌病等。为预防病害发生,应加强日常观测,定期进行测量。具体措施如下:

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水体,改善水质和改良底质。

保持养殖水环境的稳定,防止梭子蟹出现应激反应。

投喂适量脱壳素、磷酸二氢钙及各种维生素,减少病害发生。

四、巡池管理 梭子蟹养殖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巡池管理。具体操作如下:

早晚各巡视池塘1次,观察梭子蟹摄食、活动情况。

注意池水变化,检查残渣饵料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和换水量。

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洪、防台风准备工作。

检查闸门拦网和堤坝是否有破损,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五、收获操作 梭子蟹的收获时间应在秋末,当水温降至15℃以下,梭子蟹不再增重时应及时收获。起捕时间一般安排在12月份,下雨天不宜起捕。起捕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防止梭子蟹相互扯咬或外逃。 梭子蟹养殖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要想提高养殖效益,关键在于关注养殖环境、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环节。通过合理的日常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率,提高梭子蟹的产量和品质。
梭子蟹日常管理:关注养殖环境、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环节

先讲了梭子蟹日常管理:关注养殖环境、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环节。,接着来看梭子蟹养殖:环境优化与病害防控策略。

梭子蟹的捕捞时机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养殖的产出和品质。在江苏省某养殖基地,养殖户李师傅根据多年的经验,出一套独特的捕捞方法。当水温降至15℃以下,梭子蟹的生长进入停滞期,李师傅会及时组织捕捞。他根据梭子蟹是否达到膏蟹期、市场销售价格以及天气状况来决定起捕时间。通常,他会选择在12月份进行捕捞,雨天则不宜捕捞。在夜间,李师傅会用蟹笼或抄网进行捕捞。大量出池时,他会利用退潮时机,让梭子蟹随水流进入预设的网笼袋。当塘内水位降至最低时,他使用铁耙慢慢耙动塘底,小心地将梭子蟹挑起,用小抄网捞入箩筐或水桶。为了防止梭子蟹在运输过程中相互扯咬或外逃,他还会用橡皮筋缚住梭子蟹的两只鳌足。

梭子蟹日常管理:关注养殖环境、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环节

在浙江省的一处梭子蟹养殖区,由于环境污染和水质恶化,弧菌病的爆发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养殖户张先生开始尝试采用综合性的病害防控措施。他 对养殖用水进行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然后,他定期使用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改善水质和底质。他还注重保持养殖水环境的稳定,避免梭子蟹出现应激反应。通过这些措施,张先生的梭子蟹养殖成功率显著提升。

梭子蟹的养殖过程中,饲料的投喂管理尤为重要。在江苏省某养殖基地,养殖户陈女士根据梭子蟹的生长阶段和摄食习性,制定了科学的投喂方案。她采用低值贝类和鲜杂鱼作为主要饵料。在蟹苗养殖前期,她按照蟹子总体重的8%左右进行投喂,中期增加到12%,后期减少至5%。当水温处于10-15℃时,每天的投饵量调整为蟹子总体重的3%。此外,她还根据天气、水温等环境因素合理调整换水量和换水间隔时间。

梭子蟹的日常管理同样不可忽视。在浙江省某养殖基地,养殖户王先生每天都会进行两次巡池,观察梭子蟹的摄食和活动情况,检查池水变化和残渣饵料情况,并及时调整投喂量和换水量。他还会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洪、防台风的准备。同时,他还定期检查闸门的拦网和堤坝,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2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