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白兰瓜蔓枯病表现为叶片黄化、萎蔫

白兰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蔓枯病的发生给种植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本文将从流行因素、症状表现及防治措施三个方面详细介绍白兰瓜蔓枯病。

白兰瓜蔓枯病表现为叶片黄化、萎蔫
一、流行因素

白兰瓜露地栽培改为塑料薄膜沟棚种植后,蔓枯病由原来的5月下旬发生,提前到5月上旬,高峰期由原来的6月上旬提前到5月下旬。蔓枯病的流行取决于5月下旬病害高峰期的降雨天数和降雨量。

二、症状表现

1. 叶片症状:白兰瓜叶片黄化、萎蔫,病斑呈褐色,边缘明显。

2. 果实症状: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靠近地面处,病斑圆形,大小1.5~2厘米,初亦呈油渍状,浅褐色略下陷,后变苍白色,斑上生有很多小黑点,同时出现不规则圆形龟裂,湿度大时,病班不断扩大发生水腐,菌丝深达果肉。

症状类型 症状描述
叶片症状 叶片黄化、萎蔫,病斑呈褐色,边缘明显
果实症状 果实染病,病斑圆形,大小1.5~2厘米,初亦呈油渍状,浅褐色略下陷,后变苍白色,斑上生有很多小黑点
三、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菌源。

2. 化学防治:在白兰瓜生长期间,采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三叶期灌根、开花初期灌根结合喷洒、座果初期喷洒,能够有效的控制蔓枯病的流行。

白兰瓜蔓枯病的挑战与应对之道

白兰瓜蔓枯病表现为叶片黄化、萎蔫
病害的生物学特性

白兰瓜黑腐小球壳菌是一种子囊菌亚门真菌,具有明显的生物学特性。分生孢子器埋生于寄主表皮下,球形至扁球形,褐色,大小在95~137.5微米。分生孢子梗密生,单孢无色,大小在7.5~15.5×2.5~4微米。该菌侵染多种葫芦科植物,如哈密瓜、白兰瓜、梨瓜等。

案例分享:李先生的白兰瓜园

李先生是当地一位白兰瓜种植户,他的瓜园曾遭受蔓枯病的严重侵袭。通过实施上述防治措施,李先生的瓜园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他分享了以下心得:“防治蔓枯病,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防治。同时,加强田间管理,保持植株健康,也是减少病害发生的重要途径。”

未来展望

因为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防治手段的多样化,相信白兰瓜蔓枯病的防治将取得更好的成效。我们期待更多种植户能够掌握蔓枯病的防治技术,确保白兰瓜产业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2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