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冬季种鹅饲养管理,关注保暖、饲料和疫病防控

序号 管理要点 具体措施
1 保暖 确保鹅舍温度适宜,避免严寒对种鹅产蛋性能的影响。
2 饲料 合理搭配精粗饲料,确保营养均衡,提高种鹅健康。
3 疫病防控 严格执行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保障鹅群健康。
一、保暖措施

冬季气温较低,保暖是冬季种鹅饲养管理的重中之重。

冬季种鹅饲养管理,关注保暖、饲料和疫病防控

鹅舍要保持干燥,防止潮湿导致鹅群感冒。

加强鹅舍的通风,确保空气新鲜,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铺设厚厚的垫草,保持鹅舍温暖舒适。

必要时可搭建塑料暖棚,利用太阳能增加室内温度。

二、饲料管理

精粗饲料搭配合理,适当增加能量饲料。

补充优质青粗饲料,如玉米、豆粕、麦麸等。

根据鹅群的生长发育和膘情,适当调整饲料比例。

保证充足的饮水,以利于消化吸收。

三、疫病防控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定期对鹅舍、设备和饲料进行消毒。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预防常见疫病的发生。

加强对鹅群的健康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隔离治疗。

合理调整饲养密度,避免鹅群过于拥挤,降低疫病传播风险。

四、案例分析

某养殖场在冬季采取了以下措施,成功提升了种鹅的产蛋率:

加强保暖,确保鹅舍温度在5℃以上。

合理搭配饲料,提高种鹅营养摄入。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预防疫病发生。

通过以上措施,该养殖场的种鹅产蛋率提高了20%,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冬季种鹅饲养管理,关注保暖、饲料和疫病防控。已经明确了,接下来是冬季鹅舍保温与高效饲养策略。

种鹅作为来年养殖的核心,其冬季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以下案例将详细阐述如何在严寒的冬季,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确保种鹅健康,为来年的养殖收益打下坚实基础。

冬季种鹅饲养管理,关注保暖、饲料和疫病防控
一、合理补料,促进生长发育

针对当年选留的种鹅,正值生长发育和换羽关键期,必须加强饲养管理。根据实际膘情,每日适当补充玉米面50至100克,确保营养均衡,助力健康成长。

自11月中下旬起,种鹅转为全舍饲模式。舍饲期间,以粗饲料为主,每日三次,定量不定时。饲料包括谷糠、麦麸皮、黄豆叶粉等多种成分,混合泡软后饲喂。注意,条件允许下,可使用微贮饲料,以提升营养价值。

冬季气温骤降,鹅舍需保持宽敞明亮,湿度适中,保温通风。定期更换垫草,保证饮水和沙砾补给。室内温度控制在5℃以上,必要时搭建塑料暖棚,利用太阳能提升保暖效果。

母鹅临产前,通过逐渐增加每日光照时间,刺激早开产。建议在产蛋前6周,每日光照时数达到14至16小时。若自然光照不足,可人工补充光照。

六、本地化案例:某养殖场冬季鹅舍保温策略

某养殖场位于我国北方,冬季气温较低。该场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保温:1. 鹅舍采用双层玻璃窗,减少热量散失;2. 使用电热毯对地面进行加热;3. 定期清理舍内积雪,保持地面干燥;4. 引进太阳能热水器,为鹅群提供热水。通过以上措施,该养殖场冬季鹅舍温度保持在5℃以上,有效保证了种鹅的健康和产蛋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1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