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大闸蟹养殖管理四大要点:温度控制、饲料调整、水质维护、病害防治
“秋风起,蟹脚痒”,大闸蟹易逃、易偷,所以要加强巡塘工作,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有没有敌害生物危害等,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本月水位控制在1-1.2米,透明度30-40厘米,PH值7.0-8.5,氨氮、亚硝酸盐低于0.1毫克/升,可选用“降硝解毒宝”、“亚硝消”,配合使用“益生清爽”、“益生活水”,以降解池水中有机物、氨氮。
大闸蟹养殖四大要点详解要点 | 具体措施 |
---|---|
饲料投喂 | 本月可适当降低动物性饵料投喂比例,可降至50-60%,增加山芋、玉米、小麦、南瓜等植物性饵料投喂比例,特别要增加黄豆的投喂,促肥增鲜。 |
水质维护 | 本月水位控制在1-1.2米,透明度30-40厘米,PH值7.0-8.5,氨氮、亚硝酸盐低于0.1毫克/升,可选用合适的调节剂和改良剂。 |
病害防治 | 塘口中,水体里病虫预防是成蟹中后期管理的关键。定期施用水质调节剂、底质改良剂等生物制剂,并投喂药饵提高大闸蟹肌体抗病力。 |
温度控制 | 防止温度冷热剧变应激,尤其是最后一期脱壳期前后;塘口改底,增氧药必须常备,一次够用,进出水泵保证无故障。 |
在某养殖基地,通过实施以上四大管理要点,大闸蟹成活率提高了15%,平均增重20%,品质肥美,深受市场欢迎。
差异化策略建议1.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调整水位和饲料投喂比例,确保大闸蟹健康生长。
3.定期进行病害防治,降低病害发生概率,提高养殖效益。
谈及11月大闸蟹养殖管理四大要点:温度控制、饲料调整、水质维护、病害防治。之后,再深入一下大闸蟹养殖:四维管理,精准施策。
一、防逃设施加固,守护蟹池安全大闸蟹的逃逸问题一直是养殖户们的心病。因此,加强防逃设施是养殖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在秋季,要特别注意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如发现破损,应立即修补。此外,池塘周围可用1.8米高的围栏围成“7”字型,以防止大闸蟹外逃。同时,注意蟹池边不能有高杆作物,防止其成为大闸蟹逃逸的通道。
本月可适当降低动物性饵料投喂比例,降至50-60%,增加山芋、玉米、小麦、南瓜等植物性饵料投喂比例。特别要增加黄豆的投喂,以促肥增鲜。实践证明,母蟹经强化培育可增加蟹黄含量与鲜美度,公蟹可以积累蟹膏。因此,在投喂过程中,要注重营养均衡,满足大闸蟹的生长需求。
在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治是保证大闸蟹成活率的关键。本月要加强对水体中病虫害的预防,利用好药品控制,确保苗蟹成活。同时,防止温度冷热剧变应激,尤其是最后一期脱壳期前后。塘口改底,增氧药必须常备,一次够用,进出水泵保证无故障。不定时测水质,增强底部溶氧,维持良好的水色以及藻相,控制引发温度急变以减少应激的危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