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贮藏保鲜技术旨在延长其新鲜度和货架期
金锄头农业技术库深入探讨山楂的贮藏保鲜技术,旨在为农友提供高效、实用的保鲜策略,延长山楂的新鲜度和货架期。
贮藏用的山楂果实要求在初熟期采收,晚熟品种较耐藏,其始熟期一般在10月上、中旬。人工采收时,不可用棍打落,摘下的山楂应小心地放入垫有衬垫物的果筐内,避免造成一切损害。
在缸底铺一层消过毒的细沙,然后将选好的山楂依次倒入缸中,堆至缸面,其上覆盖鲜白菜叶或萝卜叶,以便保持湿度。尽量创造一个达到或接近0℃的贮藏环境。
山楂的贮藏保鲜技术与方法山楂的耐藏性较好,但在贮藏过程中,仍有两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果实极易失水而萎蔫;易受霉菌侵染而导致大量腐烂。因此,山楂贮藏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 | 应对措施 |
---|---|
果实易失水 | 创造适宜的温湿度环境,避免过度失水 |
易受霉菌侵染 | 采取防腐措施,如消毒、通风等 |
山楂品种间耐藏性不同,山东人金星敞口歪把子红等耐贮藏,可贮藏到翌年的3月4月份,而辽宁金星红山楂只能贮藏一个月左右。用于贮藏的山楂应在果实充分成熟的前儿天采收,此时果皮完全转红,果点明显,果而有果粉和蜡质,涩味基本消失。
山楂的贮藏方法很多,创造山楂贮藏环境中适宜的温、湿度和气体条件,是延长贮藏寿命的技术关键。
恒温恒湿专用保鲜室保鲜。此法可贮藏山楂到春节。将山楂装进保鲜袋,再在保鲜袋中放入茶叶,茶叶有吸潮的作用,可以保存较长时间。
晾干保存: 将山楂切片,然后平铺在光照条件较好的通风处进行晾晒,山楂中的水分完全晾干后,装入密封的塑料袋中,即可将山楂保存时间延长到6个月左右。
沟藏:选择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不易积水、交通方便的地方挖贮藏沟。在沟底铺厚10厘米-15厘米的细湿沙,摊平压实。然后把选好的山楂堆放其上,每层厚为40厘米-50厘米,堆顶呈屋脊状,以后逐渐下沉呈平项形。在贮藏前白天要盖草帘或苇席,夜间揭开散热。后期主要是防冻,当地冻有两指深以上时,顶上要加盖干草、树叶等防寒,以后随气温下降逐渐加土,厚30厘米-40厘米。沟的两侧要挖一小型排水沟。
埋藏法:选背阳地挖坑,坑深约100厘米,直径70厘米,坑底铺一层15厘米-20厘米细沙,然后把选好的果堆进坑内,堆高50厘米-60厘米,上面盖15厘米-20厘米细沙,最后覆上土堆。
窖藏法:选地势高燥、地下水位较低、空气流通、土质坚实处挖窖,入窖是在天气转冷的11月中、下旬最好,包装容器是筐或篓或箱均可。码垛时垛底和层间均有衬垫物,并注意留有一定的孔隙,以利通风。
缸藏法:先把缸彻底刷洗干净,放入阴凉的室内,在缸底放入一瓦盆,在其盆内立上4根-5根秫秸做通风换气用,之后将选好的山楂果装进缸内,放至离缸沿15厘米处为止,再在其上放一层谷草或树叶或菜叶均可。待天气转冷时再用牛皮纸或糊泥封严缸口。
通风库和冷库贮藏:充分利用自然冷源或采用机械制冷的方式,创造适宜的贮藏条件。通风贮藏库应在前期注意尽快降低温度;冷库贮藏则要保持稳定适宜的贮藏温度,减少温度波动。同时,要加强通风管理和提高贮藏环境的湿度。
气调贮藏:采用聚乙烯薄膜袋方式,不仅部分控制了气体成分,降低了山楂的代谢与失水,同时也延缓了果实的衰老,保持山楂的品质。
1. 品种:山楂的品种、品系较多,栽培地域较广,应选择大面积栽培的耐贮藏品种。
2. 地域与气候的影响:山楂在我国分布极广,一般高纬度较寒冷的北方地区所产的山楂,往往比产于低纬度较温暖的南方山楂品种耐贮藏。
3. 采摘期的影响:山楂采摘期的确定,往往要考虑到市场的需要、用途和耐贮藏性。一般用于长期贮藏的山楂,采收期可适当提前,用于鲜销和加工的山楂,则应适当晚些采收。
通过以上案例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山楂的保鲜技术是一门涉及多个方面的综合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因为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健康意识的提高,山楂保鲜技术将会更加成熟,为果农和消费者带来更多福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