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矮化早结栽培技术,旨在提高橄榄产量和品质
橄榄,作为我国南方特有的南亚热带果树,其适应性强,生长粗放,果实用途广泛,收购价格稳定。只是,如何提高橄榄的产量与品质,一直是果农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深入探讨橄榄矮化早结栽培技术,为果农们提供一条提升橄榄产量与品质的有效途径。
在橄榄栽培过程中,品种选择至关重要。应选择适应性强、早结、丰产、品质优良的品种。如白榄等。品种确定后,接下来便是培育工作。
在培育过程中,底层施入绿肥堆肥30~50公斤、石灰1公斤,上层施鸡粪20公斤、复合肥1公斤。下年度再改土另两侧。
矮化密植技术实施措施 | 具体操作 |
---|---|
浅层增施有机肥 | 从定植后第二年开始,每年沿定植穴边扩穴改土1~2次,每次扩穴均在树冠相对两边,穴长150厘米、深40厘米;分两层施肥,底层施入绿肥堆肥、石灰,上层施鸡粪、复合肥。 |
适时抽发春梢结果枝 | 谢花后用0.1%硼砂+0.2%磷酸二氢钾喷施,间隔10天再喷1次,可以保花保果,减少落果,促进幼果生长健壮。 |
实现早结丰产,需采取一系列栽培技术措施。
1. 通过修剪摘心等方法,培养良好树冠新梢。转绿老熟后即截去顶芽,促进梢顶几个密节中的腋芽得到充足营养而均衡饱满,有望于下次梢期同时抽出2~4条新梢。
2. 适当密植,限制植株的发展空间。采用株行距4米×5米或4.5米×6米,每亩种植25~33株,是传统种植密度的3倍,宽行窄株南北行向。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经济效益方面,橄榄产量与品质的提升,将直接增加果农的收入。社会效益方面,提高橄榄产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结论橄榄矮化早结栽培技术为我国橄榄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应继续加强技术研发,推广普及,为我国橄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橄榄产业的绿色希望橄榄,作为一种富含营养的南亚热带水果,在我国南方地区有着广泛的种植。在粤、闽、桂沿海的低丘陵地区,橄榄种植面积已达6万公顷,产量稳定在8~10万吨。其适应性强、生长粗放,果实既可以鲜食,也可以加工,市场前景广阔。
在栽培过程中,适时修剪摘心是培养优质结果枝的关键。通过修剪摘心,可以促进新梢的生长,提高树冠的通风透光性,有助于果实的着色和成熟。具体操作是:在谢花后,使用0.1%硼砂+0.2%磷酸二氢钾喷施,间隔10天再喷1次,以保花保果,减少落果,促进幼果生长健壮。
土壤管理:浅层增施有机肥,促进根系生长 未来展望: olive industry's green promise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