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元阳红米,源于云南元阳

梯田的海拔高度并不影响其红米品质或产量,从海拔1000米到1800米,温差8度,但它的产量都差不多。而另一个发现是:把目前栽种品种的DNA进行测序后,可看出哈尼梯田红米的基因多样性非常丰富,其等位基因比现代品种平均高3.8倍。这种基因的多样性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和现在的新品种相比,它们自身拥有一个缓冲屏,外来的一些不利因素影响被这个缓冲屏缓解甚至消解。

元阳红米,源于云南元阳

朱有勇认为,保护和研究这些濒危品种,不仅可以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生物灾害等环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而且可从深层次探索低碳农业,包括如何让作物品种耐瘠耐病、不用农药、减少化肥,以此实现品种持久、资源持续、农业持续。从目前研究的结果看来,是否可以拓宽现代育种思路,在作物新品种选育时,不再将高产作为唯一的目标。

云南传统农作物品种的保护与开发

“多年前,当将目光投注在元阳哈尼梯田的红米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省著名农业科学家朱有勇就在心里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数据显示再一次让人...

从海拔1400米到1800米,这里的梯田涵养着当地独有的红米,千百年来以衡定的产量养育着祖辈生活在此的哈尼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作物,这并不稀奇。只是,当你了解哈尼梯田红米的栽种历史时,你会惊讶于这片土地的神奇。

红米的起源与历史

红米源于中国,距今大约有1千多年的历史,是在大米中液体深层发酵精制而成的一种红色霉菌.

哈尼梯田红米,是一种外观看上去是红色,但米质稍显粗糙的老品种,是云南哈尼先民在隋唐初期的高山梯田垦殖中由野稻逐渐驯化而成。它的栽种历史究竟有多长,少有人能给出正确的回答。但无论它的栽种历史是上千年还是上百年,从1300多年前哈尼人迁徙至此,至今从未变过的稻谷品种,就是原来的梯田红米。

保护还是开发,历来是一个两难的话题。但对于日渐萎缩的高原特色农作物品种不保护,只会消失。

从元阳红米开始的科学发现引起了人们反思:为什么现代的新品种生命力如此之短?我们是否该重新审视现代育种技术的目标?

朱有勇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农业育种中,都将高产作为衡定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育种过程中,所有不利于高产的因素都被剔除了。但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这些因素有利有弊。

年份 产量 稻瘟病发病率
2004 300 3%
2005 295 4%
2006 305 2%
2007 298 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哈尼梯田红米在过去的几年里,产量变化不大,亩产均在300公斤左右,而且稻瘟病发病率极低。

这些数据表明,哈尼梯田红米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农作物,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还具有极强的抗病性和适应性。

针对元阳红米,源于云南元阳,历经百年,品质传承不衰。的观点告一段落,再延伸至元阳红米,百年传承,健康生活新选择。

元阳红米,源于云南元阳
古老品种,新生命

从科研角度看,这些古老的云南传统品种前景广阔;只是,现实却让人忧心。元阳哈尼梯田的红米种植面积仅有几万亩,不及总量的30%。为了追求高产,海拔1000米以下的梯田全都种上了杂交稻。朱有勇院士深感痛心:“这些品种能留存百年千年,说明它们有其保存价值。若能解析其原理,便可将其应用到现代农业中,造福人类。”

探寻古老稻谷的秘密

在一次闲聊中,朱有勇得知当地人在盖房时有采用大谷穗祭祀的传统。他灵机一动,决定寻找当地最古老的房子,以获取最古老的稻谷。经过一番努力,他们在全福庄村找到了一幢建于1889年的老房子,并在房屋主梁上找到了一串老稻谷。这一发现,无疑为研究哈尼梯田红米的种植历史提供了有力证据。

DNA比对,揭示千年传承

有机、生态的“老品种”备受人们推崇。元阳哈尼梯田红米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以其衡定产量、抗病性强、生态有机的特点,成为了健康生活的新选择。在市场追捧热度高,价格持续走高的同时,这些优秀的老品种却面临着土地被侵占、种植面积日益萎缩的困境。

传承与创新,共铸未来

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期待,元阳哈尼梯田红米这一千年传承的健康之选,能为我们的美好生活带来更多惊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1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