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红花种植技术,指在适宜条件下

红花,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历史悠久,用途广泛。其种植技术涉及选种、播种、施肥、灌溉等多个环节,旨在实现红花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

红花种植技术,指在适宜条件下
一、选地与整地

红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为了获得高产,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力均匀、排水良好的中、上等土壤。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良好。前茬作物以黄麻、大豆、冬瓜、芋头等为宜。收获后,用锄头和四齿耙翻土1~2次,精耕细耙,使土壤疏松细匀,排水良好;翻土20~23厘米深,并于翻土时同时施入腐熟后的堆肥或厩肥1000千克,加过磷酸钙15千克。

二、播种

红花可根繁殖,种子发芽率较低,播种前需进行种子处理。选择适合本地栽培的红花品种有红花2号和新红花1号。播种期一般在3月下旬~4月初,播种方法采用谷物播种机条播,45cm等行距播种,播深4~5cm,每米落种50粒,落种均匀。播行端直,播深一致,不重播、漏播,覆土严密,镇压踏实。

三、田间管理

1. 中耕追肥:红花封垄前进行第三次中耕,同时培土,防止红花倒伏。红花第二次追肥在伸长期到分枝期,此期是红花需肥的敏感时期。据试验:此期氮素吸收量达总量的75%,磷和钾分别占65%和50%。当苗高30厘米、叶片数由15片增加到50片左右出现分枝时需肥量最多,应重施。

2. 灌溉:红花耐旱怕涝,掌握好灌溉技术是获得红花高产的关键因素。红花分枝期、始花期、终花期干旱时需浇水。红花的浇水方式一般采用细流沟灌或隔行沟灌,这样既节约用水,又不会因积水导致病害的发生。大水漫灌易引起根腐病,喷灌则易引起锈病和枯萎病蔓延。红花的浇水时间,以早、晚为宜。

四、病虫害防治

1. 病害:根腐病、锈病、黑斑病、炭疽病。

根腐病: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烧掉,防止传染给周围植株,在病株穴中撒一些生石灰,用50%的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病株。

锈病:采花后拾净残株病叶烧毁;喷97%的敌锈钠300-400倍液,每隔10天一次,连续2-3次即可,以防治土壤中的病原菌为害。

黑斑病:清除病枝残叶,集中销毁,降低土壤湿度。发病时可用7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喷雾,每隔7天一次,连续2-3次。

炭疽病:选用抗病品种,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用30%菲醌25克拌种5千克,拌后播种,用7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进行喷洒。

2. 虫害:蚜虫病害会贯穿草红花生长整个过程,可用乐果1000倍喷雾2-3次,可杀死蚜虫。

五、收获与加工

红花花期一般在6~7月,当花由黄变红时即可采摘。采摘后,将红花晒干或烘干,然后进行筛选、分级、包装等加工环节。

红花品种 产量 花期
红花2号 300-500 6-7月
新红花1号 250-400 6-7月
红花种植技术,指在适宜条件下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春播、秋播或冬播。江浙等地适宜冬播,山东地区则是秋播,新疆和东北寒冷地区则是春播。播种时,根据地势高低做畦,条播或点播,每亩用种1.5-2.5公斤。

幼苗生长到6-7厘米时进行间苗,去除弱苗,留取壮苗。幼苗长到有4-5片叶子时,浇施人粪尿肥,避免幼苗倒伏。惊蛰前后施第二次肥,每亩施入人粪尿肥500-600公斤。

五、案例分享:因地制宜,实现红花种植高效高产

案例一:某地农民在旱地种植红花,通过科学管理,亩产达到400公斤,比往年增长了50%。

因为人们对红花药用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红花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科学种植技术的推广,将进一步促进红花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途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1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