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槟榔:热带雨林中的绿色黄金
在海南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槟榔,这颗绿色黄金,静静地生长在热带雨林的怀抱中。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热带水果,更是海南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海南人民的希望与梦想。
槟榔,海南仅次于橡胶的第二大经济作物,其种植面积近140万亩,产量占全国95%。对于近230万海南农民槟榔是他们增收的重要来源。它被誉为“绿色黄金”,不仅因为其经济价值,更因为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年份 | 种植面积 | 产量 |
---|---|---|
2009 | 120 | 950 |
2013 | 130 | 1000 |
2018 | 140 | 1100 |
近年来,海南槟榔产业发展迅速,不仅提高了槟榔初加工的档次,还推动了槟榔深加工的发展。环保型干果在价格上也有优势,去年环保型干果每斤价格相对要高出2元至3元,今年则高出5元至7元。
今年以来,槟榔价格持续上涨,将使海南槟榔种植户户均同比增收8000元以上。槟榔涨价关键在于市场需求的拉动:因为土地的制约,货源增长难以跟上市场的需求,槟榔价格将可能持续稳中有升。
万宁市作为海南槟榔产业的代表,近年来积极推动槟榔产业发展。万宁市槟榔产业局副局长、农艺师符之学说:“目前农民种植槟榔还是相当粗放,即使是正常年份,产量都普遍不高。”因此,提高槟榔产量和品质,是当前槟榔产业发展的关键。
面对未来,海南槟榔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方面,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槟榔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可以开发具有特色口味的槟榔加工产品,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要。
万宁市槟榔产业局局长蔡正学说:“在海南槟榔种植面积难以大规模扩大的前提下,加强田间管理、减少病虫害、提高单产,才是槟榔种植户最应该做的。”
相信在海南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槟榔这颗“绿色黄金”将更加璀璨夺目,为海南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去年,槟榔青果收购价高时达到9元,平均每斤也有6元。万宁市长丰镇南联村委会甘塘村村民杨胜泉在自家七八亩地种植了800多株槟榔。2014年,槟榔行情好,他一天能采摘1300来斤槟榔果,按照鲜果市场价,可以卖到1万余元。扣除成本,净利润有5000元,这800多株槟榔,挣了近4万元。
万宁槟榔:地理与气候的完美结合是海南万宁的槟榔果被誉为槟榔中的“黄金圣果”。万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交界处,拥有富含硒元素的土壤,这使得万宁槟榔果具有肉厚果满的优势。海南的气候条件,包括充足的阳光和肥沃的土壤,为槟榔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槟榔产业的未来展望:转型升级,再创辉煌槟榔产业能否健康稳定发展,事关海南百万种植、加工运销户的生计,是关乎海南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头等大事。多年来,省委省政府一直心系槟榔产业发展,去年11月,省委书记罗保铭亲自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槟榔产业发展问题。
槟榔加工:从传统到现代的华丽转身与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相比,南方的冬天却绿意盎然,尤其是槟榔谷内,仿佛是诗人的笔墨所创造的梦境,优雅地隐藏在亭亭玉立的槟榔林海中,像一条盘旋的玉带镶嵌在层峦叠嶂的热带雨林间,延绵不绝,是海南的绿色奇迹。
在槟榔加工从业者看来,市场对槟榔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这也使得槟榔产品的价格将会保持基本稳定,不会出现大幅下跌。湖南口味王集团海南分公司总经理曾海东称,目前湖南每年销售额为60亿元,未来全国销售额也非常乐观。
和杨胜泉一样,万宁市12个乡镇的农民,几乎家家都有种植槟榔,少则几百株,多则几十万株。在万宁,无论公路边、屋前屋后,还是山坡、田埂,都能见到挺拔的槟榔树。
槟榔,这颗热带雨林中的绿色瑰宝,将继续引领海南农业走向新的辉煌。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相信槟榔产业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