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扁豆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产量

扁豆,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蔬菜,其栽培技术的高效与否直接关系到产量与成本。本文将详细介绍扁豆高产栽培技术,助您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

扁豆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产量
一、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的品种是扁豆高产栽培的关键。白籽品种如上海白扁豆、崇明白扁豆及春扁Ⅰ号等,这些品种耐低温、生长速度快、结荚多而早、嫩荚纤维少、质脆味美、抗逆性强,市场适销。

二、环境条件

扁豆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为22-23℃,植株能耐35℃左右高温。根系发达强大、耐旱力强,对土壤适应性广,在排水良好而肥沃的沙质土壤或壤土种植能显著增产。

三、栽培技术
栽培方式 具体操作
支架栽培 扁豆一般直播,整地施肥等与四季豆相同。畦宽133厘米,高10-15厘米,沟宽50厘米,每畦种植两行。行距70-80厘米,株距50厘米。露地栽培4月上、中旬直播,每穴播种3-4粒,覆土3-4厘米,每亩需种量约3.5-4公斤。出苗后匀苗,每穴留苗2株。匀苗后,每亩追施人粪500公斤。蔓长35厘米时搭人字架,引蔓上架。结果期追肥两次,每次人粪尿500公斤。中耕、除草与四季豆相同。
不设支架栽培 早熟品种不设支架栽培。先整地、施基肥,做成畦、塑料棚冷床育苗,苗期30天,4月中、下旬定植,行、株距各为40厘米,每穴栽苗4株。当株高50厘米时,留40厘米摘心,使其生侧枝,当侧枝的叶腋生出次侧枝后再行摘心,连续4次。采收后,见生出嫩枝仍可继续摘心。使植株呈丛生状,采收期在7月上旬,亩产800-1000公斤。
四、施肥管理

根据长势,结合治虫根外追肥1-2次,或在花、荚期喷施速效有机微肥小叶敌800倍液,以提高结荚率。白籽扁豆采收期长,在采收始期,重施1次速效氮肥,促新芽发生与生长,亩可施尿素7-10公斤,选雨天撒施,以免肥害。

五、病虫害防治

扁豆常见病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叶斑病等。防治措施: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发生;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选用抗病品种;化学防治:蚜虫可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防治;红蜘蛛可用阿维菌素、螺螨酯等药剂防治;叶斑病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治。

六、采收与加工

扁豆采收期一般在7月上旬,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采收后,可进行鲜食、速冻、腌制等加工。加工过程中要保证产品质量,延长保质期。

掌握扁豆高产栽培技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益,是每位种植者追求的目标。希望本文能为您的种植之路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夏日炎炎的田野间,扁豆以其翠绿的身影,成为了调节市场供应的绿色使者。本文将深入剖析扁豆高效种植的策略,揭开降本增效的神秘面纱。

扁豆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产量

整地是提高扁豆产量的基础。要深翻土地,清除杂草,然后施足基肥,如农家肥、复合肥等。在生长期间,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防止水渍害。在花期和豆荚膨大期,追施适量氮磷钾肥,以满足扁豆生长的营养需求。

三、合理密植,通风透光

合理密植是提高扁豆产量的重要措施。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适宜的株行距。一般行距为40厘米,株距为25厘米,每亩栽植密度为5000株左右。同时,要确保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扁豆的采摘时机对产量和质量有直接影响。当豆荚达到一定长度和粗度时,应及时采摘。采摘间隔根据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以延长采收期,提高经济效益。

扁豆常见的病虫害有豆荚螟、白粉病等。在种植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喷施,同时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六、案例分享:某地扁豆种植户的丰收之路

在某地,一位姓张的种植户,通过以上方法,成功地将扁豆产量提高了20%。他选用优质品种,科学施肥,合理密植,并及时采摘,使得扁豆的口感和品质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如今,他的扁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了当地的致富明星。

扁豆高效种植并非遥不可及,只需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关注细节,就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无限的可能。让我们携手共进,开启扁豆种植的丰收时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1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