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播种期对产量影响显著,不同播种期影响大豆生长及产量
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播种期的选择对产量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不同播种期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选取了10个大豆品种,分为早毛豆、夏大豆、特用豆和芽用豆四大类,分别在6月16日、7月1日、7月16日三个不同的时期进行播种。每个品种播种6行,行距为60cm,穴距为25cm,每穴播种3-4粒。
3.1 不同播种期对大豆生育期的影响不同播种期对大豆产量结构的影响表现为:早毛豆、夏大豆、特用豆和芽用豆的百粒重分别为23、22、30-55和10-13g,单株有效荚数分别为12-20、30-85、19-54和50-182个,单荚粒数分别为1.75、1.70、1.5-2和2-2.5粒,单株产量分别为5-7.8、12-30、20-30和10-28g。除百粒重外,同一品种的其它产量结构指标多随播种期的延迟而相应下降。
本研究表明,大豆播种期对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影响。为提高大豆产量,建议在江苏苏中地区,早毛豆、夏大豆和芽用豆各大豆品种的适宜播种期应掌握在6月底之前,其中南农系列的品种和特用豆各大豆品种的播种期宜掌握在6月20日之前。
品种 | 生育期 | 青荚可采期 |
---|---|---|
早毛豆 | 86-109 | 50-66 |
夏大豆 | 85-118 | 60-88 |
特用豆 | 100-141 | 69-98 |
芽用豆 | 95-125 | 79-105 |
播种时节的精准把控:大豆产量提升的奥秘
在农业生产中,大豆播种期选择至关重要。我们的案例研究显示,7月16日的三期播种结果表明,大豆生育期因为播种期的延迟而缩短。生育期的缩短对大豆的产量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大豆的株高、主茎出叶数、叶面积指数等关键生长参数。
在大豆生长特性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不同的播种期,大豆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结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均有所差异。在江苏苏中地区,早播的大豆品种,其生育期较长,表现为株高较高,而晚播的则相对较低。这揭示了大豆播种期与生长特性之间的紧密联系。
大豆产量结构受播种期影响明显,其中早播和晚播的百粒重较稳定,而中播的大豆品种则出现了下降。同一品种的单株有效荚数、单荚粒数和单株产量,随播种期推迟也呈下降趋势。
4. 案例分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