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我国生态野鸭养殖年产值达1.8亿

养殖野鸭的经济效益与其他家禽相比,可谓是独树一帜。养殖者只需简单的饲养条件,低廉的饲养成本,就能生产出价格昂贵的野鸭。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野鸭以来,这一新兴产业已经在各地生根发芽。

我国生态野鸭养殖年产值达1.8亿

XX县XX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就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该合作社于2011年8月启动特种养殖项目,采用鱼塘养鸭的混养模式,成功建立起一种生态养殖模式。

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 数据
年产值 1.8亿元
养殖成本 降低50%
收入 80余万元

据合作社负责人汪爱来介绍,养殖的野鸭以水里的小虫、杂草等动植物为食,同时野鸭的粪便又可作为河中鱼虾的食物,这样做至少为我们节省了一半鱼饲料量。

去年下半年,合作社投入2万只野鸭进行批量的酱鸭生产,收到的反响不错。今年,养殖场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并在野鸭的深加工上下功夫,生产酱鸭、板鸭等,以进一步提高野鸭的养殖效益。

市场前景与发展策略

绿头野鸭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既适于个体户养殖,又可采用集约化生产。在我国东北、新疆、甘肃、青海、江苏、浙江等地区都有分布。

只是,野鸭养殖业目前仍处于初级产品的开发利用阶段,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附加值较小。因此,区农业局正在积极引导野鸭养殖的龙头企业与各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通过稻一野鸭复合生态种养技术,可在保证水稻生产的前提下显著提高稻田经济效益,激发稻农积极性。绿头野鸭养殖成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养禽业的新途径。

近几年,各种野鸭的加工产品不断出现,如咸水野鸭、桂花野鸭等一直比较畅销,不仅延长了产业链,而且增加了养殖野鸭的附加值。

野鸭羽毛色彩艳丽,轻而柔软,极富弹性,除供制作保暖用品外,还可制作各种装饰品、工艺品,经济价值很高。

我国的野鸭产品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受到国外消费者好评,国外市场上,野鸭及产品的销售量呈上升趋势。

在瓜沥镇杭州爱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里,千余只野鸭在水塘养殖池内,或戏水追逐、或互相抢食,如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以前酱鸭生产都是家庭手工制作的,没有正规的生产工艺。现在,不少野鸭养殖场已经开始生产酱鸭了,并对其进行QS认证。相信在得到质监部门认可后,这批酱鸭就能到市场上流通了,居民也可以享受到它的美味了。”区农业局综合管理科负责人孙炳良告诉记者。

养殖野鸭具有投资少、充分利用田间杂草、田螺以及投喂一切可以食用的饵料,其食性与家鸭一般相似。

据了解,该公司从2004年开始养殖野鸭,目前繁殖场占地面积达32亩,去年年出栏野鸭23万多羽,产值达2000多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这种针尾鸭是我们公司培育出来的新品种,不仅肉质鲜美,而且营养比普通野鸭要高一等,主要销往广州、宁波等地,虽然一只重量在一斤半左右的针尾鸭就要300元,但还是供不应求。”杭州萧山浩然野鸭驯养繁殖场董事长吕峰告诉记者。

那放生式养殖野鸭,不怕野鸭飞走吗?看出了记者的疑问后,汪爱来解释:“野鸭从出生到会飞需要58天,在第54天的时候,我就剪掉野鸭翅膀上几根羽毛,这样它虽然能飞,但飞不远也飞不高,而且养殖起来接近天然状态,口感几乎与野生的无异。”

经过对我国生态野鸭养殖年产值达1.8亿,探讨其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的讨论,现在轮到生态野鸭养殖:绿色经济新引擎。

野鸭养殖:生态农业的绿色动力

野鸭,一种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翱翔的鸟类,如今正成为绿色经济的代表。它的养殖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更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生态野鸭养殖年产值达1.8亿

1.1 项目背景

1.3 深加工拓展产业链

2.2 政策扶持与引导

虽然野鸭养殖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市场需求波动、疫病风险等。只是,因为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野鸭养殖的机遇也日益显现。

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绿色食品需求的增加,野鸭养殖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未来,野鸭养殖将成为生态农业的重要支柱,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1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