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草莓轮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草莓叶片和果实

草莓轮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草莓的叶片和果实。了解草莓轮斑病的症状、病因和防治方法,对于降低病害发生风险至关重要。

草莓轮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草莓叶片和果实
症状及病因
症状 病因
叶片出现紫红色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成“V”形或圆形侵蚀斑,边缘紫红色,中央黄至灰褐色。 由半知菌草莓大斑点霉菌引起,病菌随病残叶体在土壤中越冬,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随气流、雨水传播。
果实出现病斑,影响品质。 病菌侵染果实,导致果实品质下降。
防治方法

长新叶时期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和控制病情,及时清除销毁病叶。

培育无病种苗。

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于田外烧毁埋葬,消灭越冬病菌。

选育优良抗病品种,如章姬乙?女、杜拉可、金明星等。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在移栽前浸苗10-20分钟,晒干后移植。

发病初期用80%大生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温室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1千克喷粉防治。

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抗病性强的品种。

合理密植,增加田间通风透光。

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传播。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排水良好。

草莓在丰收季节,却常受到一种名为轮斑病的困扰。为了帮助草莓种植户有效应对这一难题,我们整理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

一、病害识别与传播途径

草莓轮斑病,顾名思义,主要侵害草莓的叶片。病原菌在大面积种植的草莓田中越冬,次年通过雨水溅射传播,导致叶片出现紫红色小斑点,逐渐扩大为“V”形或圆形侵蚀斑。这种病害具有很高的传染性,一旦发现,必须迅速采取措施。

草莓轮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草莓叶片和果实

1. 长新叶时期密切观察,一旦发现病叶,及时清除并销毁,防止病菌扩散。

3. 收获后,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处理,消灭越冬病菌。

4. 选育优良抗病品种,如章姬乙?女、杜拉可、金明星等,提高草莓自身的抗病能力。

1. 在移栽前,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苗10-20分钟,有效预防病害。

四、案例分析:李先生的草莓园

李先生是当地一位草莓种植户,他的草莓园曾深受轮斑病的困扰。通过实施上述防治策略,李先生的草莓园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例如,在2019年,李先生的草莓园轮斑病发生率为20%,通过科学防治,2020年发病率降至5%,产量也相应提高了30%。

五、未来展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1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