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施肥技术:探讨如何科学施肥
在幼苗期,芹菜需要充分吸收氮和磷,这不仅能够增强其光合作用能力,还能积累更多的干物质,有利于叶面积的扩大。而定植后的芹菜,叶片分化旺盛,根系吸收肥水能力逐渐增强,从而提高了叶片中氮素的浓度。在生育中期,叶面积继续扩大,达到最适叶面积系数,促进心叶发育。此时,养分的吸收从氮、磷为主转变为以氮、钾为主,氮与钾的比例平衡有利于心叶的发育。只是,钾素不足会导致叶柄细长、筋粗,而钾素过多则易引发茎基部纵裂症,尤其在干旱和低温时症状加重。氮素不足则会使生育受到抑制,植株矮小,叶柄老化而中空,降低商品价值。
追肥量的增加是必要的。在收获前20至30天,喷施20至50毫克/升的赤霉素1至2次。此外,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1至2次也是可行的。
芹菜施肥的特点与技术芹菜的施肥,传统上以农家有机肥为主,但因为现代农业技术的普及,新型肥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肥料能够有效提高芹菜的产量,并改善了以往芹菜易生病、植株矮小、产量低的问题。总的芹菜的种植是一门艺术,需要精心呵护。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不仅可以节省肥料,还能让芹菜产量高,这一切都与施肥量密切相关。芹菜根系较浅,因此施肥需格外注意。
芹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属于伞形花科的二年生植物。根据叶柄的颜色,可分为青芹、白芹和黄芹三种类型。芹菜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主根受伤后能迅速形成大量侧根,适合育苗移栽和无土栽培。芹菜为浅根性,主要根群分布在7至20厘米土层中,横向分布直径可达30厘米。根的输导组织发达,能把氧气输送到地下,因此耐缺氧能力强,但耐旱能力较弱。
充足的钾肥有利于叶柄的膨大,提高产量和品质。2023年设施芹菜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显示,科学施肥对于提高芹菜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肥料类型 | 施用量 | 作用 |
---|---|---|
有机肥 | 每亩4000-5000公斤 | 提供全面养分,改善土壤结构 |
过磷酸钙 | 每亩30-35公斤 | 提供磷元素,促进根系发育 |
硫酸钾 | 每亩25-20公斤 | 提供钾元素,增强抗病能力 |
硼砂 | 每亩1-2公斤 | 补充硼元素,防止茎裂 |
氮肥和钾肥的施用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硼、钙的吸收,导致芹菜心叶幼嫩组织变褐,并出现干边,严重时枯死。控制氮肥和钾肥的用量,增加硼肥和钙肥的施用,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土温过低,有助于防止茎裂的发生。
芹菜耐寒,对较冷凉湿润的环境条件较适应。同时,芹菜为浅根系蔬菜,根系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对土壤水分和养分要求较高。每生产1000公斤芹菜需要吸收纯氮0.4公斤,磷0.32公斤,钾0.77公斤,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25:1:2.41。
李先生的科学施肥不仅提升了芹菜的质量,还大大提高了芹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芹菜对硼的需要量也很大,在缺硼的土壤或由于干旱低温抑制吸收时,容易产生茎裂,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提高芹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在于施用有机肥和氮肥,并加强田间科学管理,提前预防病虫害的发生。这样可以补充氮磷钾的含量,提高芹菜的质量,使植株茎秆柔嫩粗壮,纤维素减少。
追肥一般在定植后缓苗期间进行,缓苗时植株生长缓慢,为了促进新根和叶片的生长,可施一次提苗肥。从新叶大部分展出到收获前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叶面积迅速扩大,叶柄迅速伸长,叶柄中薄壁组织增生,芹菜吸肥量大,吸肥速率快,要及时追肥。
芹菜具有吸肥能力低和耐肥力强的特点,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施肥量过少,不仅不能正常生育,而且品质也不好。不同的肥料种类对芹菜生育影响不同。氮主要影响地上部的发育,即叶柄的长度和叶数的多少。磷肥主要影响品质,过多时叶柄细、纤维素多。充足的钾肥有利于叶柄的膨大,提高产量和品质。
施肥时要注意,在中午露水散尽后撒施化肥,并注意用新扫帚扫净落在叶片上的肥料。灌水标准应以水在畦面上淹没心叶为宜,防止落入心叶上的化肥烧坏生长点。高温多雨季节追肥要用氮素化肥,不用人类尿,以免烂根。追肥要多次施用,每次不宜太多。
保护地栽培的芹菜一般都要经过育苗,然后再定植。营养土的配制可以参照番茄的营养土配制方法,也可以按体积比用1/2的菜园土与1/2的腐熟或半腐熟堆肥混匀后做营养土,并按重量的2%-3%掺入过磷酸钙。在出苗后30天左右,酌情追施一次低浓度氮肥。
通过芹菜施肥技术:探讨如何科学施肥,提高芹菜产量与品质。的例子,我们引入芹菜精准施肥,增产提质新路径。
幼苗期营养需求:奠定丰产基石 在芹菜幼苗成长的关键阶段,合理施肥显得尤为重要。此时,芹菜需要充分吸收氮和磷,这些营养素有助于增强光合作用能力,积累更多的干物质,从而促进叶面积的扩大。定植后,叶片迅速分化,根系吸收肥水的能力逐步加强,氮素浓度在叶片中升高。在生育中期,叶面积继续扩张,达到最适叶面积系数,心叶发育得以促进。此时,养分吸收由氮、磷转向以氮、钾为主,氮钾比例平衡对心叶发育尤为有利。 科学追肥:追肥量的微妙调控 追肥量的增加需要逐步进行。在收获前20至30天,喷施20至50毫克/升的赤霉素1至2次,有助于提高产量。此外,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1至2次,也能有效提升芹菜的品质。 芹菜传统种植中,叶面肥的应用相对较少,通常以农家有机肥为主。但因为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新型肥料的研究不断深入,为芹菜的增产提供了新的途径。科学施肥不仅可以提高芹菜产量,还能改善其品质,使其更加健康、美味。 芹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属于伞形花科植物。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适用于育苗移栽和无土栽培。由于其根系浅,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要求较高。每生产1000公斤芹菜,大约需要吸收纯氮0.4公斤,磷0.32公斤,钾0.77公斤。 硼肥与钙肥的补充:营养均衡的关键 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硼肥和钙肥的补充。土壤中硼和钙的不足会导致芹菜叶柄横裂,影响产量和品质。叶面喷施0.5%的硼砂水溶液可以有效预防茎裂的发生。 科学施肥实例分享 李先生通过科学施肥,不仅提升了芹菜的品质,还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他的经验告诉我们,合理施肥是芹菜高产的关键。 基肥的施用对于芹菜生长至关重要。在定植前,需要施足底肥,包括有机肥、过磷酸钙和硫酸钾。追肥则需在定植后缓苗期间进行,以促进新根和叶片的生长。 肥料施用的注意事项 施肥时,要注意避免肥料过多导致的土壤污染,以及施肥后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育苗肥的应用 对于保护地栽培的芹菜,育苗肥的施用同样重要。在出苗后30天左右,可追施低浓度氮肥,以促进幼苗健康成长。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