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监总局重申禁售河豚鱼,保障公众食品安全
鲜河豚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历来被誉为“海鲜之王”。只是,鲜为人知的是,河豚鱼体内含有剧毒物质——河豚毒素,这种毒素即便含量极低,也足以致命。尽管如此,河豚鱼却总是明里暗里出现在市面上。
日前,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在相关问题的复函中 强调禁售河豚鱼。复函指出,河豚鱼含有河豚毒素,尽管不同品种河豚毒素差异明显,但其食用安全风险均较大。河豚鱼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禁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回复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复函中强调,为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禁止食品经营者销售河豚鱼。这一决定,源于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
禁售河豚鱼,意味着消费者无法品尝到这种美味的海鲜。只是,从长远来看,禁售河豚鱼有利于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
针对河豚鱼中的河豚毒素,我国已制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水产品中河豚毒素的测定》标准。该标准将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项目计划,旨在保障公众食品安全。
河豚鱼禁售,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一道重要屏障。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食品安全成果。
年份 | 事件 |
---|---|
2011年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严禁任何餐饮服务提供者加工制作鲜河豚鱼。 |
1990年 | 原卫生部发布施行的《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中规定:“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 |
近年来,尽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多次强调禁售河豚鱼,但在实际操作中,河豚鱼的销售依然存在。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益,铤而走险,继续销售河豚鱼。对此,监管部门加大了打击力度,通过明察暗访、抽检等方式,严厉打击非法销售河豚鱼的行为。
河豚鱼禁售的案例分享2019年,某地一家餐厅因涉嫌销售河豚鱼被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查处。经调查,该餐厅从非法渠道购入河豚鱼,并对外销售。根据《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该餐厅被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以罚款。
河豚鱼禁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未来,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食品经营者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同时,公众也需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自觉抵制河豚鱼等非法食品。
XX市作为美食之都,河豚鱼曾一度成为当地美食的代表。只是,因为食品安全问题的凸显,河豚鱼禁售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近年来,XX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积极开展河豚鱼禁售行动,查处了一批非法销售河豚鱼的餐饮单位,有效保障了市民的餐桌安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