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种鼠的饲养管理,关注种鼠繁殖过程中的饲养与健康管理
新买进成年公母鼠,若非原配对, 应按前述方法合群饲养20-30天,让它们互相适应。随后,可随意挑选1公1母配对或1公2-3母配组。注意,只能重新合群,在群养条件下配对,不能单独配对,否则不仅难以配对,还可能互相咬伤。对于个别合群性极差的公母鼠,可采取敲掉门牙或注射镇静剂等方法强制合群,或作为商品肉鼠处理。
目前家养竹鼠的繁殖能力差异显著,其根本原因在于营养条件和配种技术。竹鼠怀孕期平均为60天,每年5胎共300天。除去夏天高温期有2个月繁殖不正常外,必须采用血配,即产仔后12-48小时又配上种,才能获得1年5胎。
因素 | 描述 |
---|---|
营养条件 | 提供充足的营养是提高繁殖能力的关键。 |
配种技术 | 血配技术的正确实施对于繁殖至关重要。 |
小鼠年龄:通常繁殖年龄在6-8周大,6-8个月后繁殖性能减弱。
小鼠品系和解剖学相关的问题。
人为失误或管理不当。
环境因素:光照、饮食、噪音、温度、气味、季节变化等。
繁殖种鼠的饲养管理要点1. 选择能与2只以上公鼠同时配种的母鼠,这是保证复配和多产仔的先决条件。
2. 性成熟早,产仔多,繁殖快,体型小,管理容易,价格低。由于小鼠对环境温度、湿度较为敏感,在饲养过程中应保证环境温度和湿度适宜。
3. 许多地方饲养小白鼠作喂爬行类之用,由于攻击性较弱,爬行类能安心食用。小白鼠饲养的方法或吃过的食物,盐分不能太高,否则会增加小白鼠的身体负担。小白鼠特别怕热,夏天到了,请运用散热片或大理石为他们消暑。
母鼠会带仔,产仔多且成活率高。通过1年以上的观察、训练和培育,选择高产母鼠是获得高产种群的关键。具体做法是:
如果训练母鼠群养,能与多个公鼠配种,保证血配和复配及时进行,是竹鼠获得多胎高产的又一重要措施。
选择有4对以上奶头显露的母鼠。
竹鼠养殖技术之选好高产种群按以上五个条件,严格选择年产仔5胎、每胎产仔成活4只以上即年产仔成活20只以上的母鼠的后代作种鼠,可比一般良种母鼠产仔量提高1倍以上。
掌握科学的竹鼠养殖技术特别是繁殖技术,是成功养殖竹鼠,发展竹鼠养殖的关键。
不仅要理解繁殖种鼠的饲养管理,关注种鼠繁殖过程中的饲养与健康管理。,还要全面掌握种鼠繁殖管理: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
1. 小鼠年龄:通常繁殖年龄在6-8周大,6-8个月后繁殖性能开始减弱。 2. 小鼠品系和解剖学相关的问题。 3. 人为失误或管理不当。 4. 环境因素:光照、饮食、噪音、温度、气味、季节变化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