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黄鳝苗种挑选:识别健康、活力强、无病害的个体

这种鳝不健康个体剔除,选优质黄鳝苗种,从十个方面进行说明。

黄鳝苗种挑选:识别健康、活力强、无病害的个体
黄鳝品种 特点 适用性
浅黄细斑鳝 体色浅黄,斑点细密,不明显,几乎无斑线 前三种易于驯养,生长速度快,尤其是前两种,是人工饲养的最佳良种
深黄大斑鳝 个体肥壮,体色深黄,背部和两侧分布不规则褐黑色大斑 生长速度快,适合大规模养殖
青灰细斑鳝 体色青灰,身体上有较细点状褐黑色斑点 适合中小规模养殖
土红大斑鳝 体色土红,尤以两侧较明显 适合多种养殖环境

挑选鳝苗时常见有四种疾病:鳝体表有明显红色带血块状腐烂病灶,为腐皮病;尾部发白,粘液脱落,为水霉病;头大身细,甚至是僵硬状卷曲、颤抖,为体内寄生虫病;肛门红肿发炎、突出,为肠炎病。凡带有这些病症的鳝,选择时均应剔除。

Word文档黄鳝苗种选购指南一留意下苗气候1连续5天以上晴好天气,2风向为南风,3水温高于24摄氏度,4水草掩盖网箱60以上面积,根部厚度大于15cm,5晚上睡觉可以不用盖被子,低温24摄氏度以上,二苗种鉴别1品种体

最近十年,要问我国最热的水产养殖品种有哪些,黄鳝确定是其中一个,近两年因为黄鳝养殖规模的增加,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户的利润有限,不少养殖户有了转养其他品种的准备,但是从今年的状况来看,受开春后居高不下的黄鳝价格影响

以口中带血有针眼,头部皮肤擦伤,腹部皮肤磨伤,身体有针叉眼等常见。腹部磨伤,如果腹部不朝上较难发现,应注意检查。如将黄鳝倒入0.3%-0.5%的食盐水中,受伤个体会立即窜跳起来。这类黄鳝也在淘汰之列。

黄鳝苗种有人工繁育和自然捕获两种来源。人工繁育质量稳定,但目前极少,难以满足人工养殖的需要,自然水域中捕获的苗种,又分为笼捕、电捕、药捕、针钓、叉捕、徒手捕捉等等。其中只有笼捕苗种的成活率较高,而另外几种方式所得的苗种成活率都较低。所以,在选苗种时一定要掌握其来源途径,提高鳝苗的成活率。

健康黄鳝,手抓时感觉鳝体硬朗并有较大的挣逃力量;手抓即着、柔软无力,两端下垂者为不健康的鳝苗。

病伤黄鳝全身或局部粘液脱落或减少,手抓无光滑感或光滑感觉不强。黄鳝一旦失去起屏障作用的粘液就不能存活。

将黄鳝倒入盛浅水的盆中,游资正常,稍遇响声或干扰,整盆黄鳝会因为突然受惊抖动一下而发出水响声,说明黄鳝敏感健康。那些浮头,肚皮朝上属于不健康个体,应剔除。

自然温度下,人工饲养商品鳝的时间为5~6个月,增重一般2~8倍,增重3倍左右的居多。而年底只有规格达到100g以上的个体才有较高的价格。所以4~5月份放养的苗种应在30g以上,而且因为时间的推移,选育的苗种大小也需因为增大,当年才能获取较高的养殖效益,同时也要求放养的苗种规格一定要整齐。

讲完黄鳝苗种挑选:识别健康、活力强、无病害的个体。,让我们转向黄鳝苗种挑选:健康活力,病害绝缘,养殖无忧。

黄鳝苗种挑选:识别健康、活力强、无病害的个体
一、苗种来源:人工繁育与自然捕获的区别 二、苗种鉴别:体色与纹路是关键

黄鳝的品种繁多,常见的有浅黄细斑鳝、深黄大斑鳝、青灰细斑鳝等。挑选时,可从以下几个特点进行鉴别:

浅黄细斑鳝:体色浅黄,斑点细密,不明显,几乎无斑线;

三、健康状况:敏感度与活力是指标 四、苗种挑选技巧:把握“八要”

根据多年的养殖实践,以下八要点可确保挑选到优质苗种,避免死亡:

一要了解苗种来源;二要看体色与纹路;三要检查健康状况;四要注重苗种规格;五要观察活力与敏感度;六要留意天气与水温;七要掌握挑选时机;八要了解市场行情。

五、案例分析:成功养殖之路

张师傅是一位资深黄鳝养殖户,他在挑选苗种时严格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他的养殖场位于我国南方某地,每年黄鳝的成活率高达95%以上,而死亡率仅为5%左右。张师傅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挑选到健康活力、病害绝缘的黄鳝苗种,才能确保养殖无忧。

六、未来展望:黄鳝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因为人们对黄鳝养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黄鳝市场前景广阔。未来,黄鳝养殖将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优质苗种的支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0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