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常因对青蛙苗、蝌蚪认知不足
大家知道青蛙是一种不错的美味,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因此会有专门的养殖户养蛙。一般要想养出好的青蛙来,就得挑选到优质的蝌蚪苗,那么如何挑选呢?
误区 | 解决方法 |
---|---|
误区1:种蛙的购买 | 应采购孵化出来的小蝌蚪,种蛙需要适应生存环境,不适宜迁移,且产苗分批,不适合新手养殖户。 |
误区2:种苗的清洗 | 避免购买未清洗的种苗,以防蛙苗的粪便、杂质、未吃完的饲料等对种苗造成二次伤害。 |
误区3:水泥池孵化 | 长期使用水泥池可能导致硅酸盐渗入水中,影响种苗健康,建议使用其他孵化方式。 |
误区4:网箱孵化苗 | 避免购买未消毒的网箱孵化苗,以防苗子头部受伤,增加养殖风险。 |
误区5:放养时间 | 放养时间一般在4月初至6月初完成,根据池塘条件调整放养密度。 |
误区6:喂养方式 | 土池养蛙可多途径开辟饲料来源,如种植花草吸引昆虫,使用黑光灯等。 |
青蛙养殖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技术的行业, 案例分享
金老板,2016年4月中旬投放蝌蚪,7月中旬就开始出售成蛙,比一般养殖户提早上市20多天,价格自然比后上市的养殖户高出不少。他使用粗蛋白42%的饲料养殖青蛙,平均蛙重39克就开始出售,1包料出蛙达24公斤,饲料系数低至1.04公斤饲料就出1公斤蛙。
策略建议1. 选择优质的蝌蚪苗,注重种苗的健康和品质。
2. 建立合理的养殖池,确保水质和生态环境。
3. 控制放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通过以上分析和建议,希望养殖户能够避免选购误区,提高养殖效益,实现青蛙养殖的成功。
完成对养殖户常因对青蛙苗、蝌蚪认知不足,陷入选购误区。的概述后,紧接着便是青蛙养殖:认知误区与选购指南。
误区一:种蛙比蝌蚪更适合养殖许多新手养殖户认为种蛙比蝌蚪更适合养殖,其实不然。种蛙需要适应生存环境,迁移过程中容易受到伤害,而且种蛙产苗是分批产苗的,不适合新手养殖。相比之下,蝌蚪适应性强,繁殖后代品质更高,更适应人工养殖环境。
一些养殖户为了节约成本,长期使用水泥池进行孵化。只是,水泥池含有硅酸盐,只要有水进出,就会渗入水中,对种苗的鳃形成乱鳃,幼蛙上岸肺难以形成,导致养殖失败。建议选择专业的孵化设备,确保种苗的健康成长。
有些合作社和小公司在提供种苗时,直接从网箱捞出装袋,没有进行清洗消毒,导致蛙苗的粪便、杂质、没吃完的饲料甚至泥巴被装进去。这种方式对种苗造成二次伤害,运输过程中种苗氧气不足,放入池中一周后慢慢死亡。因此,选购种苗时,一定要确保其经过清洗消毒。
饲料是青蛙养殖的关键,但许多养殖户在选择饲料时,往往忽视营养标准。根据养殖户的实践,使用三种营养标准的饲料养殖青蛙的成本大致如下表所示。选择合适的饲料,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养殖池的建造至关重要,严禁与泥鳅池、龙虾池、黄鳝池混建或混养。在专业技术积累薄弱的饲养场,这一问题尤为突出。新养殖户在选择蛙场育苗池时,一定要谨慎,避免因环境不当导致养殖失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