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蓟马是一种危害柑橘的害虫,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
蓟马已成为柑橘上越来越重要的害虫,其危害程度也在逐年增加。蓟马由于体型微小而繁殖力极强,可在短期内大量暴发成灾。常危害柑橘嫩叶、嫩梢以及果实等部位。
药剂名称 | 使用量 | 备注 |
---|---|---|
5%阿维·啶虫脒微乳剂 | 15-20毫升/亩喷雾 | 低毒,适用于防治柑橘蓟马 |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 8-15克/亩喷雾 | 低毒,适用于防治柑橘蓟马 |
26%噻虫·高氯悬浮剂 | 10-15毫升/亩喷雾 | 低毒,适用于防治柑橘蓟马 |
40%稻丰·仲丁威乳油 | 1125-2250克/公顷喷雾 | 中等毒,适用于防治柑橘蓟马 |
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 10-20毫升/亩喷雾 | 低毒,适用于防治柑橘蓟马 |
果农益友蓟马多生活于花丛草际之间,主要危害栖息植物的嫩梢、叶片以及果实等部位。柑桔园内的蓟马种类比较多,常见的就有茶黄蓟马、棕榈蓟马等。
防治方法
悬挂蓝板利用蓟马等昆虫趋蓝性的特点,同时结合昆虫性诱芯诱杀,在蓟马发生初悬挂蓟马蓝板20~30块/亩,减少危害的种群密度。
药剂防治根据蓟马的发生情况和药剂的使用说明,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覆盖或生草蓟马有入土化蛹的习性,在蓟马的主要发生期可进行地面覆盖,或者地面生草。
蓟马危害日益严重,2016年蓟马大面积爆发,花果伤梢,对树体及柑橘商品性构成严重威胁。蓟马对化学农药已有了很高的抗性且有迁飞能力,给防治上带来很大困难。
利农柑橘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经过长时间调研与试验,对柑橘蓟马防治积累了一些经验,希望通过本文引发广大柑橘种植者对柑橘蓟马的关注。
蓟马的口器与众不同,吃东西需先锉伤植物幼嫩表面后方能吸取汁液,因此被害部位会出现凹下的愈伤疤痕。柑橘叶片受害主要特征两侧有灰褐色条斑,不能正常展叶,严重时叶片畸形,扭曲。
蓟马以成虫、若虫吸食柑橘等植物的嫩叶、嫩梢、幼果的汁液。受花柱头上的蜜露吸引,蓟马尤喜在幼果的萼片或果蒂周围运动、取食,但少部分发生在果腰部位。
谈完柑橘蓟马是一种危害柑橘的害虫,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导致叶片黄化、落叶。,我们再进一步讨论柑橘蓟马防治:技术升级,绿色防控。
柑橘产业新挑战:蓟马的隐秘威胁
在阳光明媚的果园里,一串串金黄的柑橘挂满枝头,本应是丰收的景象,却因一种微小的害虫——蓟马,让果农们头疼不已。蓟马,这种肉眼难以察觉的小虫子,正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柑橘的健康,成为柑橘产业的一大隐忧。
技术革新:绿色防控策略的诞生
面对蓟马的威胁,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虽然能暂时缓解,但长期使用会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绿色防控技术应运而生。这种技术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为基础,旨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在广西桂林的一个柑橘园,果农李师傅正尝试着绿色防控技术。他 在园中悬挂了蓟马蓝板,利用蓝板和性诱芯诱杀蓟马,减少其种群密度。接着,他在果园中种植了覆盖作物,通过覆盖物和生草来降低土壤中的蓟马数量。
在药剂防治方面,李师傅选择了低毒、高效的新型药剂,如5%阿维·啶虫脒微乳剂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按照推荐剂量进行喷雾。同时,他还注重轮换用药,以防止蓟马产生抗药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李师傅的果园蓟马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柑橘的生长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据李师傅介绍,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不仅减少了农药的使用,还提高了柑橘的品质和产量,为他的果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因为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防控技术将在柑橘产业乃至整个农业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绿色防控技术将不断升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让更多像李师傅这样的果农享受到绿色农业带来的红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