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瓜种植技术,关注西瓜在大棚环境下的生长管理
序号 | 内容 | 详细说明 |
---|---|---|
1 | 整地施肥 | 大棚早熟西瓜种植密度较大,要求精细整地。一般西瓜生长前期棚内空气湿度较低,但在植株蔓叶满架或封行时,空气湿度要求较高。 |
2 | 嫁接管理 | 温度保持在25℃,低温保持在24℃,嫁接后前三天要密闭不通风,不换气,使空气湿度达到饱和状态。定植前一周地温降至15~13℃,气温降至白天23℃,晚上13℃,晚上最低不低于10℃以炼苗,使幼苗处于接近定植后的环境温度。 |
3 | 栽培方式 | 5月中旬-6月初上市西瓜采取三膜覆盖栽培,6月份上市西瓜可用二膜覆盖栽培。 |
4 | 适时采收 | 人工授粉于雌花开放的当天上午~9时进行,采摘当天开放的雄花花粉涂抹在雌花柱头上。 |
5 | 定植前准备 | 提前扣棚,铺设滴管带和地膜。定植前15-20天用地膜进行垄面全覆盖,可提高地温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然后搭好拱膜,做好压膜线地锚深埋固定工作,并用压膜线固定棚膜,防止大风吹损棚膜。覆盖地膜前铺设滴管带,滴管带宽度选择3-4cm为好,每畦铺设一条或两条。滴管带距定植行10-15cm左右。 |
6 | 选留瓜胎 | 遵循西瓜定颗六不留:不留根瓜;不留超长瓜;不留双颗;不留畸形果;不留病虫果;不留擦伤果。 |
7 | 整枝压蔓 | 整枝采用三蔓整枝法,压蔓采用明压法。 |
8 | 人工授粉 | 人工授粉于雌花开放的当天上午~9时进行,采摘当天开放的雄花花粉涂抹在雌花柱头上。 |
9 | 常见病虫害防治 | 常见病虫害种类:苗期的猝倒病,伸蔓期的蔓割病,结果期的蔓枯病、炭疽病,衰老期的炭疽病、叶枯病、白粉病、病毒病等。5月份的黄守瓜、花蓟马、蚜虫等;6月份的花蓟马、蚜虫、瓜蜎螟等;7、8月份的夜蛾、红蜘蛛等;9、10月份的夜蛾、瓜蜎螟、黄蓟马、烟蓟马等。 |
10 | 综合防治 | 根据西瓜病虫害发生情况混合用药,交替使用。避免高温高热天喷药,选择晴天9点前,下午4点或5点后或阴天喷药。常用的防治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75%白菌清,10%苯醚甲环唑,50%烯酰吗啉,25%嘧菌脂,72%农用链霉素,50%多菌灵,65%代森锌,25%咪鲜胺,3%枯毒净等防治病害;雷通,1%~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剂,安打,10%虫螨晴悬浮剂,菜喜,10%~70%吡虫林,25%吡蚜酮,2%阿维菌素,20%氟虫双酰胺,5%氯虫苯甲酰胺,3%啶虫脒等防治虫害。 |
西瓜种植技术含量较高,掌握好技巧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希望本文对广大种植户有所帮助。
回顾完大棚西瓜种植技术,关注西瓜在大棚环境下的生长管理。的内容,下一步是大棚西瓜种植:环境调控与高效管理。
一、精细整地与施肥技巧大棚早熟西瓜种植密度较高,因此整地要求精细。以某地为例,整地前需施足基肥,每亩使用腐熟的有机肥3000-4000千克,饼肥100千克,过磷酸钙40-50千克,硫酸钾15-20千克,深翻楼平起垄。此外,提前扣棚,铺设滴管带和地膜,以提升地温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嫁接是大棚西瓜种植的关键技术之一。嫁接时,温度需保持在25℃,低温保持在24℃,嫁接后前三天要密闭不通风,不换气,使空气湿度达到饱和状态。定植前一周地温降至15~13℃,气温降至白天23℃,晚上13℃,晚上最低不低于10℃以炼苗。
嫁接方式采用顶插法,嫁接时除去砧木生长点,用竹签在砧木切口处,顺子叶连线方向斜向下45度插入子叶下轴,深0.5~1厘米,竹签顶端达到子叶下轴的另一侧皮层,随即取出接穗苗,放在食指上用刀片45度切下,削好接穗苗,随即拔出竹签,将接穗苗顺竹签插孔方向插入即可。
三、栽培方式与密度栽培方式根据上市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5月中旬-6月初上市的西瓜采取三膜覆盖栽培,6月份上市的西瓜可用二膜覆盖栽培。栽培密度方面,爬地栽培行距1.5米,株距0.5米,亩栽800-900株左右;立架栽培行距1.0米,株距0.5米,亩栽1300-1400株左右。
四、适时采收与人工授粉早熟西瓜从坐果到果实成熟一般需要30~35天,应注意推算其成熟时间及时采收,这样有利于提高产量和保证果实品质。人工授粉于雌花开放的当天上午9时进行,采摘当天开放的雄花花粉涂抹在雌花柱头上。
五、病虫害防治常见病虫害种类包括苗期的猝倒病,伸蔓期的蔓割病,结果期的蔓枯病、炭疽病,衰老期的炭疽病、叶枯病、白粉病、病毒病等。病虫害防治采用综合防治,根据西瓜病虫害发生情况混合用药,交替使用。
温度管理是大棚西瓜管理技术的重要环节。根据西瓜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调整大棚内的温度。例如,定植至坐果期温度以防寒保温为主,果实退毛至采收期温度管理以降温散热为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