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养殖球虫病是鸡类常见寄生虫病
野鸡球虫病,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名词,却对野鸡养殖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特别是在20-60日龄的小山鸡,一旦遭遇密度大、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的环境,便极易感染此病。
野鸡,由于不会飞,与家鸡相似,既适合农村小型养殖,也适合规模化养殖。母鸡5月龄开产,年产蛋120枚。一月龄成活率高达95%。黑凤鸡特别喜食青草、树叶,生长快,出壳100天可达2.5~3斤即可上市,耗料3.1 kg/只,比饲养白羽乌骨鸡、本地土鸡节粮1/2,成本减少一半,利润提高一倍,效益相当可观。
指标 | 黑凤鸡 | 白羽乌骨鸡 | 本地土鸡 |
---|---|---|---|
耗料 | 3.1 kg/只 | 6.2 kg/只 | 6.2 kg/只 |
成本 | 减少一半 | 无 | 无 |
利润 | 提高一倍 | 无 | 无 |
只是,黑凤鸡疫病较少,要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常见的疾病有新城疫、白痢、球虫病等,防治与家鸡相同。
球虫病的严重性说到腿病,在养鸡中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轻则跛腿、瘫痪,影响鸡的生长发育,重则造成伤亡,给养鸡效益带来很大的损失。而球虫病正是导致鸡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一两年来,球虫病在我国呈现出爆发性增长,全国各地均有发病,且发病日龄越来越小,病症越来越严重。发病后腺胃的肿胀、溃疡变得不如以前发病那么明显,而肌胃的溃疡等病变却越来越严重,并发或继发的疾病所带来的死亡越来越高。
症状:病鸡精神不振,怕冷集群,但不打堆,羽毛松散,翅膀下垂,嗉囊膨大软如球,饮水、饲料均减少,粪便特征是拉果酱样或带血丝的粪便,有恶臭。
预防:雏山鸡从2-3周龄开始,用痢特灵5-10毫克/千克/日分2次配料,连用5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每只雏鸡每次用3000单位青霉素放入水中,每天2次,氯丙呱每公斤料加3片,每天2次,连用7天,一般第2天即可见效。
对野鸡养殖球虫病是鸡类常见寄生虫病,严重影响野鸡生长和养殖效益。有了认识后,再研究野鸡球虫病防治案例解析。
乌骨鸡作为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国内市场需求量也很大。黑凤鸡的上市正好迎合了当前世界对黑色食品的潮流,引起了国内外市场的高度关注。只是,因为养殖规模的扩大,疾病防控成为一大挑战。
预防措施1. 加强护理,发现弱、病雏及时隔离,加强保温,另加8%葡萄糖于水中,促进体质恢复,提高成活率。
通过以上措施,养殖场的球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鸡群恢复健康,养殖效益得到保障。
以上案例展示了野鸡球虫病的防治方法,为养殖户提供了实践指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