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白鲳鱼夏花培育技术,针对夏花生长特点
选择水源丰富、水质良好、光照充足、进排水方便的池塘,长宽比以3:2为宜,大小在2-3亩之间,池深2米,底质以壤土为佳。
修整池塘闸门,清除池底过多淤泥,保持5-10厘米厚淤泥,有利于饵料生物培养。消毒时,每667平方米干池用生石灰50-60千克或200ppm生石灰,于晴天中午全池泼洒,7-10天后投苗。
三、放养密度每667平方米放养水花30-40万尾。放苗前要放试水苗,放苗前水质透明度控制在40-50厘米,防止池中大型水蚤刺伤细嫩的鱼苗。
四、投饲技术放苗3-4小时后,开始投喂。每10万尾鱼苗,每日投饵6粒蛋黄和250克幼鳗料,蛋黄须经40目纱窗过滤,一般每天投饵5-6次。10天后,改为豆浆投喂,日投饵量增加为每5天调整1次。
五、水位控制刚开始水位为50厘米深,以后每5-6天加水20-30厘米,直至1.5米深。
每天早、午、傍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浮头程度,并作为投饵和添水依据。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1-2小时,傍晚观察是否有鱼病发生先兆。
七、拉网锻炼鱼苗培育20来天,出池前要拉网锻炼2-3次。选择晴天上午9-10时,第一次集网时,动作要轻、快、时间短,以后2-3次集网时间适当延长,程序以不死鱼为准。其目的是增强鱼体体质。
八、鱼病防治以预防为主,有病早治为原则。小瓜虫病可用0.1ppm-0.2ppm硝酸亚汞全池泼洒,以0.13ppm-0.15ppm为宜。车轮虫病用0.7ppm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2次。腹水病用1ppm漂白粉全池泼洒,并结合药服,用0.3%土霉素拌饵投喂,连续5-6天。
九、案例分析案例来源 | 时间节点 | 转化率提升比例 |
---|---|---|
福建省龙岩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 2025年 | 20% |
淡水白鲳鱼夏花培育技术,针对夏花生长特点,提高成活率。的内容告一段落,接下来是夏花白鲳高效培育策略。
一、精心选址,打造优质养殖环境夏花白鲳高效培育需要从选址、清整、放养、投饲、水位调节、巡塘和鱼病防治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管理。通过不断优化培育技术,提高鱼苗成活率和规格,为淡水白鲳养殖产业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夏花白鲳养殖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