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保鲜技术,研究如何延长枇杷新鲜度
枇杷,作为我国亚热带地区的特色水果,深受人们喜爱。只是,枇杷的保鲜问题一直困扰着果农和消费者。为了延长枇杷的新鲜度,保持其品质,许多专家都在研究枇杷果实的贮藏保鲜技术。
物理保鲜主要是通过控制环境条件来延长枇杷的保鲜期。例如,将枇杷放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可以有效地抑制枇杷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延长枇杷的新鲜度。
枇杷果实采后品质与生理特性的研究对于了解枇杷的保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枇杷采后品质变化
枇杷果实采后,其糖酸比会下降,果皮电导率逐渐升高,果皮组织膜系统受损程度逐渐增加。这些变化都会影响枇杷的品质和保鲜期。
枇杷储存条件枇杷的保鲜方法主要包括物理保鲜、化学保鲜和生物保鲜。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保鲜效果。
枇杷包装材料的应用枇杷包装材料可以有效地保护枇杷,防止其受到机械损伤和微生物污染,延长枇杷的保鲜期。常用的包装材料包括塑料薄膜、纸箱和竹筐等。
枇杷贮运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枇杷保鲜技术在农业生产和果品销售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枇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枇杷保鲜技术将不断降低保鲜成本,使更多的果农和消费者受益。
结论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
枇杷果肉柔软多汁,且又成熟于初夏高温多雨季节,故一般条件下难于贮藏和长途运销,致使鲜果集中上市,果价大跌,未销完者出现大量烂果,从而严重制约了枇杷的发展。于1993-1996年开展了枇把贮藏保鲜研究,并于1997年将该技术应用于生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试验结果表明,枇杷经保鲜处理,贮藏45天后,贮藏环境PE袋内二氧化碳含量为10.1%-10.3%,氧气含量为2.9%-3.2%,果实水分自然散失率0.5%-0.8%,好果率99.8%-100%,不出现皱缩现象,感观鲜度、果皮可剥度、果肉柔度、食用口感均与鲜果无异。 |
为了降低枇杷果实采后的品质下降速度,研究者湿度保持在90%左右,可以显著延长枇杷的保鲜期。
我国研究者成功研制出BXE2型枇杷专用保鲜袋,该保鲜袋可自发调节袋内气体成分,保持合理的CO2和O2浓度,显著延长枇杷的贮藏寿命。这一技术的应用,为枇杷保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枇杷防腐处理与预冷技术将防腐处理和预冷技术应用于枇杷果实,可以显著提高枇杷的保鲜效果。例如,将枇杷果实装入0.02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袋中,再进行预冷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果实水分自然散失率,提高好果率。
在实际应用中,枇杷保鲜技术往往需要综合运用。例如,将枇杷果实进行风冷预贮、装入外套PE袋的塑料筐内、应用保鲜剂、减压、低温等技术措施,可以保鲜45天,失水率几乎为零,好果率100%,果实主要品质指数维持在较佳水平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