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萝卜黑斑病是常见病害,影响萝卜生长及品质

近年有日趋严重之势,成为白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该菌在10~35℃条件下均能生长发育,但它常喜欢较低的温度。

萝卜黑斑病是常见病害,影响萝卜生长及品质
防治策略
措施 具体操作
轮作 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2年以上轮作。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窖藏种株上,或黏附于种子表面越冬,成为田间初侵来源。
调查与发布 应从4月10日开始调查田间黑斑病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发病中心,根据白萝卜田间长势、品种的田间布局,结合播州区气象资料,及时发布病害情况,适时...
病害诊断 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使叶柄、花梗和种荚受害。叶片发病,病斑圆形、褐色或深褐色,大小2-6毫米。
用药 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可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管理 加强管理。高垄栽培,精细整地,避免早播,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水,雨后及时排水。

萝卜黑斑病发病萝卜叶片先出现黑褐色稍隆起的小圆斑,后扩大到直径3~6毫米,病斑边缘为苍白色,中间淡褐至灰褐色,湿度大时病斑上生有淡黑色霉状物。

黑斑病是萝卜的一种普通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影响产量和质量。

加强管理,从源头上预防黑斑病的发生,确保萝卜的优质高产。

寄主作物:萝卜、白菜、油菜、芜菁、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该病菌为芸薹链格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部的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深褐色,稍弯曲,较长,3-5个丛生,顶端着生分生孢子。

收后彻底清洁田园,深翻土壤,压埋病残体。

种子消毒。可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然后冷水中降温。也可用种子重量0.4%的福美双拌种。

病菌喜于温暖、高湿条件。分生孢子在高湿条件下发生最盛。发病最适温度为13-15℃。潮湿多雨、偏低时病害易于发生。

在胡萝卜生长期间会出现的黑斑病这样一种病害,常常导致胡萝卜的品质和产量的下降,严重影响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

因为季节更迭,萝卜黑斑病在农业生产中逐渐显现出其破坏力。这种病害不仅对萝卜的品质造成严重影响,更对产量构成威胁。以下,我们将深入探讨萝卜黑斑病的防治策略,以期为农户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病害概述与发病规律

萝卜黑斑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萝卜叶片,严重时甚至蔓延至叶柄、花梗和种荚。病菌在土壤、病残体以及种子表面越冬,次年通过风雨传播,侵入萝卜叶片,导致病害的发生。发病初期,病斑为圆形,褐色或深褐色,边缘苍白,中间淡褐至灰褐色。因为病情发展,病斑扩大,多个病斑可汇连成片,严重时导致叶片局部枯死或脱落。

萝卜黑斑病是常见病害,影响萝卜生长及品质

针对萝卜黑斑病的防治,需采取综合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轮作与田园管理

高垄栽培,精细整地,避免早播,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水,雨后及时排水,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4. 及时用药

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可选用的药剂包括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按照说明书进行稀释和喷施。

案例分析:播州区萝卜黑斑病防治实践

在播州区,近年来萝卜黑斑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当地农户通过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合作,实施了上述防治措施。具体案例如下:

某农户种植了10亩萝卜,在发现黑斑病初期,立即采取了种子消毒、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用药等措施。经过连续3周的防治,病斑得到了有效控制,最终产量提高了20%以上。

未来展望

面对萝卜黑斑病这一挑战,农户应加强病害监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同时,农业科研部门应加大对新型生物农药和抗病品种的研发力度,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有效的防治手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0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