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鱼贩改行,潜心研究

“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改行养鱼后,罗生雷才体会到创业的艰辛,经历多次成功与失败。2009年秋,一场罕见暴雨袭来,他家几十口鱼池一夜变成汪洋大海,即将到手的丰收打了水漂,这一年,养殖场亏了近200万元。

鱼贩改行,潜心研究

他聘请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王卫民院长为常年技术顾问,每季度在基地举行交流学习活动,养鱼农民对疑难问题可以现场向专家请教。2013年,在专家指导下,罗生雷一举攻克了草鱼苗爆发性出血病等难题,鱼池总产量达260万斤,生产的鲜鱼被省里评为绿色环保产品。罗生雷的名气不胫而走,成为当地有名的“土专家”。

年份 事件 结果
2009年 暴雨袭击鱼池 养殖场亏近200万元
2013年 攻克草鱼苗出血病 鱼池总产量达260万斤

目前,罗生雷新引进的包括福寿鱼、鳜鱼、大闸蟹、黄颡鱼、小龙虾等6个名特优产品已见成效,并建有配套的冷库和饲料加工厂。生雷名特优水产养殖协会一天比一天红火,先后吸纳会员1100户,拥有养殖面积2.8万亩。

在来宾市忻城县思练镇陆基集装箱生态水循环养殖基地,养殖户们正围坐在九三学社社员、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永巨周边,认真听着淡水鱼养殖...

福寿鱼又称罗非鱼,原产于非洲,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40岁的罗生雷告诉记者,经过多年选育,这里成为武汉最大的福寿鱼养殖基地,产品畅销昆明、西安、郑州等地。

参加工作以来,陈寿福同志扎根基层27年,长期致力于水产养殖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以及传统渔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据银多网了解,吃惯了四大家鱼,是否想要尝试不一样的汉产美味?近日,记者在江夏区乌龙泉水产品养殖基地看到,几十名工人正在鱼塘划船、收网,罗非鱼、鳜鱼、河蟹等名特优鱼种在鱼塘里活蹦乱跳,好一派秋收景象。

鱼贩子改行养鱼,看着容易做着难。罗生雷是江夏乌龙泉街勤劳村人。上世纪90年代,他最开始的营生是贩鱼,由于经常行走于水产养殖户、农产品市场之间,他很快发现养鱼比贩鱼更赚钱,收入也更加稳定。

罗生雷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进一步寻求新的突破。

麦康森院士 当前中国渔业发展总体宏观环境向好,但问题还是十分凸显:学科、行业交叉融合不足,导致整体设施、装备和技术落后,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捕捞强度仍然过大,渔业资源衰退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产业链各环节融合发展不充分,延伸不够及价值链分配不合理,渔业产业效益亟需提升等难题,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戈贤平首席科学家:《我国淡水绿色高效养殖模式研发进展》。动物疫...

近年来,因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水产品养殖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发展绿色健康的水产养殖模式成为必由之路。罗生雷的基地在梁子湖畔,水产养殖条件得天独厚。

我自己原本就是渔民,发现本地人大多养殖桂花鱼和加州,海鲈有一定市场前景。2006年,瞄准商机的何桂棠转做,开始在江河边用鱼排养殖海鲈。

小龙虾养殖作为今年农业农村部实施的两个重点支持省产业技术之一,所产小龙虾品质好,主要是鄱阳湖小龙虾种质资源好、江西生态环境好、采取的生态养殖模式好。动物疫病常态化、饲料禁抗转型期,印遇龙院士、戈贤平首席等行业知名专家做主题报告,“唱响新时代动物生态养殖致富曲”。现选取部分精彩报告内容介绍如下

如今,走进罗生雷的基地,不仅可享青山绿水、新鲜空气,堤岸上还建起了类似“北京四合院”的农家乐,垂钓、会议、培训、聚餐等功能一样也不少,成为市民体验休闲渔业的好去处。

于2019年7月5日上线。西瓜视频为您提供高清视频,画面清晰、播放流畅,看丰富、高质量视频就上西瓜视频。打开西瓜视频,看完整高清内容四川乡村发现5.1万粉丝4752视频关注养鱼36载,他从普通水产养殖户,成为远近闻名致富能手2019-07-05发布养鱼36载,他从普通水产养殖户,成为远近闻名致富能手SQ相关推荐评论0打开App观看0次播放3天前#农村 #乡村老屋 #惬意的农村生活 #年代感2522次播放前天15:19农村出阁宴可以这样拍,记录着当天所以动态398次播放昨天03:05

在秉承“十四五”渔业发展的总体原则下,继续降低捕捞强度,促进渔业资源合理利用;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科学规划...

鱼类生理学家和鱼类养殖学家,中国鱼类生理学和生殖内分泌学研究倡导者之一。长期从事水产养殖研究,系统而创造性研究调控鱼类繁殖和生长的...

借助“互联网+农业”的便利,养殖基地与专家之间搭建了远程信息与服务平台,通过“鱼大夫”手机诊断等系统,可以享受专家网上会诊、自行诊断、四季水产养殖、学习资料库和水产市场行情等互联网服务。基地水产品不仅畅销本省,还远销河南、湖南、江西、四川等地。

2003年,罗生雷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回乡承包荒山及水塘,改行养鱼。起初,他从梁子湖畔1300多亩水面起步,养殖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经过艰苦创业,到2008年产值达630多万元,纯利润120多万元,还请了20来个农户帮忙,每人打工收入1万多元。

当时,由于江河水质良好,何桂棠的海鲈养殖生意还算顺利,养殖的上百网箱年产值达到几十万元。后来,禁养区划定,何桂棠将鱼排养鱼改成陆地养鱼,于2010年在乐平镇保安村租了占地约30亩的连片池塘。

从鱼贩改行,潜心研究,终成汉产福寿鱼养殖专家。出发,我们现在转向福寿鱼养殖,专家引领新潮流。

“看似简单,养鱼实则不易。”这句话对于罗生雷可谓深有感触。自2009年起,他投身于水产养殖事业,历经风雨,终于在这片水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逆境中的突破
鱼贩改行,潜心研究
专家引领,技术突破 多元化发展,打造特色品牌 生态养殖,绿色未来 创新模式,提升效益

罗生雷在专家的指导下,不断创新水产品养殖模式,加大名特优品种的更新力度。他引进推广了河蟹、鳜鱼、黄颡鱼、福寿鱼、南美白对虾、小龙虾等10多个新品种,摸索出生态混养模式,让市民品尝到价格低廉又优质的名贵水产品。

互联网+农业,拓展市场

罗生雷的养殖事业,不仅为他自己和当地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展望未来,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罗生雷的养殖事业将更加辉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0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