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褐斑病是丁香树上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和观赏价值
以免影响丁香的观赏性以及生长。下面好景园林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丁香常见的病虫害以及防治方法: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圆形至近圆形,褐色或暗褐色,略具轮纹。病斑两面生有黑色霉羳物,即羰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落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以减少菌源。
喷洒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扑海因1000倍液。
发生严重时,叶上病斑数十个或...
CATALOGUE目录
丁香褐斑病的症状和危害
丁香褐斑病的病因和发病规律
丁香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丁香褐斑病的预防措施
丁香褐斑病的防治措施实施方案
病原物和发病特点病原菌是丁香属丁香尾孢菌,病原菌以孢子座或菌丝体在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雨水多、露水重、种植密度大、通风不良易导致病害发生。
丁香褐斑病在国内分布很广。病害发生严重时,成株叶片枯死和提早落叶,影响庭院绿化美化的景观。还为害暴马子、洋丁香、女贞、桂花等花卉。
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以后逐渐扩大为大斑。病斑褐色,中部色浅边缘色深,发病后期病斑部位...
代森锰锌百菌清 试用烟熏剂:定植前用硫磺烟熏、消毒。每1000平方米用硫磺粉250克,锯末500克混合后,用红煤球点燃,密闭一夜。
26°C是菌丝生长最为适宜的温度,18°C至27°C则是孢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故丁香褐斑病一般会在4月份开始发病,5月至6月会进入发病高峰期。
基本信息名称 | 丁香褐斑病 |
---|---|
分布 | 武汉、长沙和南昌等地发病严重 |
症状 | 叶片上出现小病斑,中... |
病原为尾孢霉菌属真菌,该属真菌还侵染山茶、石榴、大叶黄杨、紫薇、杜鹃和鸡冠花等。
发生规律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寄主病残体上和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分生...
丁香褐斑病是一种常见的丁香病害,对丁香的生长和观赏价值有着严重的影响。了解其症状、病因、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对于预防和控制丁香褐斑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园林植物中,丁香因其独特的香气和优美的形态而备受喜爱。只是,丁香褐斑病的出现却给其观赏价值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这种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斑点边缘清晰,中心颜色较浅,因为病情的加重,斑点会逐渐扩大,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死。
丁香褐斑病是由尾孢霉菌属真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主要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春季气温回升后开始侵染丁香叶片。病害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多雨、潮湿的气候有利于病原菌的传播和繁殖。
丁香褐斑病的发病规律通常在4月份开始,5月至6月达到高峰期。若上年病害严重,下年发病风险也会相应增加。此外,种植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等因素也会加剧病害的发生。
针对丁香褐斑病的防治,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1.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越冬场所。
2. 优化栽培管理:合理密植,保持植株间通风透光,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3.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
四、实际案例分享在某市的一处丁香种植园,由于连续两年的丁香褐斑病发生严重,导致丁香观赏价值大幅下降。经过专家团队的诊断和指导,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对病残体进行了彻底清理,并集中焚烧处理。优化了种植密度,改善了通风条件。最后,根据发病规律,在关键时期进行了药剂防治。经过一年的努力,丁香褐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丁香的生长状况和观赏价值得到了显著提升。
五、未来展望因为人们对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要求的不断提高,丁香等园林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愈发重要。丁香褐斑病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经验,以期为丁香的健康生长提供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