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细菌性疫病是一种危害丁香植物的细菌性病害
年份 | 期刊 | 标题 | 摘要 |
---|---|---|---|
2012 | 《植物保护学报》 | 一种可控制的病害——木薯细菌性疫病 | 介绍了木薯细菌性疫病的控制方法。 |
2000 | 《云南热作科技》 | 丁香细菌性疫病的危害与防治 | 分析了丁香细菌性疫病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
1992 | 《山东科学》 | 构树上一种新的丁香假单胞菌致病变种的研究 | 研究了丁香假单胞菌的致病变种。 |
2010 | 《西大学学报》 | 丁香细菌性疫病的危害与防治 | 论述了丁香细菌性疫病的分布、危害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
丁香细菌性疫病,又称丁香细菌性枯萎病,主要危害丁香植物的嫩枝、叶片、花芽和花序。嫩枝被侵染后,表面会出现黑色条纹,或枝条的一侧呈黑色。叶片斑点可联合成水渍状大斑,最后枯焦变。
发病叶片症状变化多样,有点斑、花斑、枯焦等类型;发生严重时,全部叶片枯焦、卷曲,如火烧一般,故又称火疫病。
加强管理,增强树势,避免创伤。
在春季或雨季,丁香抽新梢时有明显症状,幼苗和大苗易感病,温暖、潮湿、通风不良或圃地积水、植株生长衰弱,有利于病害发生。
早春刷白涂剂,或用波美0.5度石硫合剂,或1:2:160波尔多液喷枝干,可保护植株免受侵染。
少量发病时,可刮除病部或剪除病枝,并用100倍福尔马林液消毒。
成株发病,可在病株近根部撒硫磺粉50~100克。
丁香花宜种在高燥地上,雨后及时排水,也可阳台盆栽。
选择抗病品种,如白丁香、紫丁香、小叶丁香等。
合理施肥,避免氮肥过多导致植株徒长。
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植株过度潮湿。
及时清除病枝、病叶,减少病原传播。
丁香细菌性疫病是一种严重的病害,对丁香植物的生长和美观造成严重影响。了解其危害、症状、防治方法,加强日常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丁香细菌性疫病的发生。
1、精心养护,强化树势,预防损伤。
每当春雨绵绵之际,丁香萌芽绽放,便是疫病易发之时。幼苗与大苗对此尤为脆弱。若气候温暖、湿润,通风不畅,或是基地积水、树势衰弱,这些因素都将为疫病的滋生提供温床。2010年12月30日,记录了一次丁香细菌性疫病的爆发,症状包括叶片呈现褪绿小斑,逐步变为褐色,并围绕以黄色晕圈,最终病斑中心变为灰白色。这些变化预示着潜在的严重危害。
丁香花叶病,一种由病毒引发的细菌性疫病,主要侵袭叶片与果实,进而威胁枝条与花序,严重损害植株美观。四季杜鹃山茶花,这种一年四季绽放的茶花品种,虽美,却对养护要求甚高。病毒在病枝病叶中越冬,次年气候适宜时便繁殖扩散。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尤为有利病害的快速发展。
疫病的早期症状多样,从点斑到花斑,再到枯焦,严重时叶片干枯卷曲,仿佛被火焰烧过。对此,采取有效措施至关重要。少量发病时,可以刮除病部或剪除病枝,并使用100倍福尔马林液进行消毒。而对于成株,可在病株根部撒播硫磺粉50至100克,以缓解病情。
4、丁香种植的优化策略。
丁香花适宜种植在高燥的土地上,雨后应及时排水,或是选择阳台盆栽。这些细节处理有助于降低疫病的发生概率。同时,早春时使用刷白涂剂或波美0.5度石硫合剂,或是1:2:160波尔多液喷枝干,能有效保护植株免受侵染。
在丁香疫病的防治中,持续研究和实践是关键。结合现代科技和传统经验,不断优化防治策略,不仅有助于保护丁香的健康生长,还能促进园林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