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食盐中毒,指山鸡摄入过量食盐导致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食盐,作为鸡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与氨基酸、维生素等共同维持着鸡的正常生理活动。只是,过量摄入食盐却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生理反应,本文将深入探讨山鸡食盐中毒的成因、症状、诊断与防治方法。
误将野鸡饲养标准中的食盐含量误解为食盐标准添加量。
为解决啄癖问题而喂用食盐过量。
使用鱼粉前没有检测含盐量,导致食盐过量。
沿海地区水的含盐量大,若在饲料中仍按一般用量添加,则也常会造成山鸡摄入的食盐量过高而中毒。
精神兴奋,鸣叫。
羽毛无光。
饮欲增加,食欲不佳或不食。
嗉囊胀,倒提时有黏液从口角流出。
两腿软弱无力,共济失调,张口呼吸。
后期可能出现水样腹泻。
死前两翅展开,喙着地,阵发性痉挛,最后衰竭死亡。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对自配料抽样样本含盐量的测定,可以确诊山鸡食盐中毒。
立即停止饲喂原有饲料,供给充足的切碎的嫩青菜叶。
给予充足的5%葡萄糖水和5%醋酸溶液饮水,连用3天。
对出现神经症状,病情较重的采用人工灌服5%葡萄糖水,每小时1次,每次1~2ml。
待鸡群趋于正常后用0.2%肾肿解毒药全群饮水,同时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多种维生素,连用3~5天。
五、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饲料中食盐的添加量,确保不超过0.5%~1%。
定期检测饲料和饮水的含盐量,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加强饲养管理,避免因饲料混合不均导致食盐摄入过量。
对出现食盐中毒症状的山鸡,及时隔离治疗。
山鸡食盐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了解其成因、症状、诊断与防治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该病。在饲养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饲料中食盐的添加量,加强饲养管理,确保山鸡健康成长。
指标 | 数值 |
---|---|
饲料中食盐添加量 | 0.25%~0.5% |
饮水中食盐浓度 | 不超过0.5% |
治疗时间 | 3~5天 |
在河南省宜阳县,一位养殖户的七彩山鸡遭遇了一场食盐中毒的危机。这场危机并非偶然,而是由于饲料配比不当导致的。
这位养殖户饲养了800余只七彩山鸡,于46日龄时,这些山鸡开始出现饮欲增加、共济失调、痉挛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病鸡羽毛无光,食欲不振,嗉囊肿胀,倒提时有黏液从口角流出。更严重的是,有200多只山鸡相继发病,死亡率为6.1%。经过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及自配料抽样含盐量的测定,最终确诊为鸡食盐中毒。
食盐是维持鸡体正常生理过程和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素。但若食入含盐量过高的饲料或饮水,则容易引发中毒。据有关资料报道,山鸡对食盐的耐受性较家鸡低,超过0.5%~1%即可发生中毒。此次山鸡食盐中毒,正是由于日粮混合不均,导致食盐摄入过量所致。
通过取心血、肝作为病料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排除了细菌感染的可能。同时,用硝酸银测定法对自配饲料8个抽样样本进行含盐量测定,发现其中3个样本含盐量超过1%,2个样本含盐量为0.5%~1%,2个样本含盐量低于0.2%。这些数据进一步证实了食盐中毒的诊断。
剖检15只病死山鸡,发现皮下组织水肿,胸、腿部肌肉弥漫性出血,腹腔积液,嗉囊积有大量黏液,腺胃黏膜出血,肝色淡、质脆、肿大,胆囊皱缩,心包积液,肺水肿,肾淡灰红色、肿大,肠黏膜呈卡他性炎症,脑膜充血,脾未见异常。这些病理变化均为食盐中毒的典型表现。
防治策略:预防胜于治疗 未来展望:加强饲料安全管理,保障山鸡健康养殖同时,还要提高养殖户的饲料配比知识,让他们了解食盐对山鸡的影响,避免类似事件 发生。只有这样,才能让山鸡养殖产业健康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山鸡产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