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的人不宜食用腊肉
15、不良生活方式可能给健康带来以下几种危害 :饮食不适当有患心脏病、脑中风、高血压、直肠癌、胃溃疡、糖尿病、骨质疏松、营养失衡等。3、发达国家每年约70%-80%的死亡原因是慢性病,而发展中国家也达到40%~50%.理想的体质指数应为22,BMI指数通常应控制在24以内,医学界将BMI指数超过25的个体视为患有病理意义的肥胖病。
多发人群:中老年人,平时钠盐的摄入量过多的人,父母患有高血压者,摄入动物脂肪较多者,长期饮酒者.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
腊肉是一种腌制食品,味道很咸,而且含有大量的钠,小孩食用以后这些钠就会进入身体内部,会加重肾脏负担,而小孩的肾脏还没有发育完全,这些钠会对它形成一定的伤害,会让小孩出现肾功能不全的症状,能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1、孕妇不能吃腊肉
此外,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来说,贪食腊肉,血压容易上升;高胆固醇也会造成血管阻塞.患有痔疮的人也要注意,腊肉的盐分比较多,摄入后易增加静脉网络的血压,会让痔疮的痛楚变本加厉.腊肉的食用禁忌和保存方法。
熏肉、腊肉吃太多,早亡风险高。 2013年3月6日,瑞士科学家发布在《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大型调查结果显示,吃太多的熏制、腌制等加工肉会缩短人的寿命,每天吃160克以上的人比每天吃10~20克的人,早亡风险增加了44%。因为这种肉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容易... 患有肥胖、三高等慢性病的人,最好少吃肉,以豆制品代之。 每天超过1两半,心脏血压都受伤。 膳食平衡宝塔 中明确指出,一个人每天摄入生肉不能超过75克,即1两半,即一副扑克牌大小的一块。拿红烧肉来说,每人每天最多吃两块就够了。每天都吃二两甚至更多,有可能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等症...
如果你和爱人的家庭中有遗传病史,如:遗传性精神病、智力低下、糖尿病、高血压等;或者妻子有慢性病,如:心脏病、肾炎、癫痫等,都需要去向医生...
③游泳:能够增强心脏的力量,显著降低得糖尿病、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④力量瑜伽:可改善人体循环系统,使全身肌肉得到锻炼。60、 冬天气候干燥,嗓子容易不舒服,这里教你一个小妙招——吮吸蒜瓣。将蒜瓣切开后吮吸,有助于防止感染,缓解嗓子痛。感觉嗓子痒时,可立即口含蒜瓣,吮吸5分钟左右。61、 1.正常人每天吃粗粮不宜超三两,老人、小孩应减半;2.最好在晚餐食用;3.吃粗粮的时候应该多喝水;4.科学搭配,以6分粗粮、4分细粮最为适宜。以下人群应慎食粗粮:胃肠功能差、缺钙铁等元素、患消化系统疾病、免疫力低下、体力活...
腊肉是中国的传统食品,很多人都喜欢吃,它口感独特,营养价值也比较高,但是腊肉虽好却并不适合所有人,而且在平时食用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那么哪些人不能吃腊肉呢?平时吃腊肉又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我就带大家去具体了解这些问题。
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都不能吃腊肉,因为腊肉听钠进入人体以后会让人们的血压快速升高,而且会增加血液中胆固醇的数量,会让人类的心血管疾病高发,另外腊肉中还有大量的脂仿和胆固醇,它们进入人体以后会造成血管堵塞,让人们的心脏供血不足,容易引发多种心脏病。
孕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平时不能吃腊肉,因为腊肉中会有大量的防腐剂,这种物质对胎儿发育不利,而且腊肉中还有大量的盐分,如果孕妇食用会加重肾脏负担,也会引发水肿,对孕妇身体健康不利。
疾病 | 不宜食用食物 |
---|---|
高血压 | 腊肉、咸菜、咸鸭蛋等高盐食物 |
心脏病 | 熏肉、腊肉、烤鸭等高胆固醇食物 |
糖尿病 | 含糖量高的食物 |
腊肉虽然美味,但并非适合所有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应尽量避免食用腊肉,以免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